台灣的鐘錶產業


 


值得玩味的是,瑞士的鐘錶業至今仍能持續壯大,其實有一大部分要歸功於台灣人。儘管台灣的鐘錶技術已獲得國際青睞,從早期開始,就是瑞士鐘錶的重要代工地,台灣時鐘業接單都是 以成品為主,包括掛鐘、鬧鐘、桌鐘等;手錶業則以生產配件為主,台灣製手錶零件業者在瑞士都享有不小的名氣,接下了不少來自歐洲、日本的代工訂單,且內銷市場也不小,但台灣人還是偏愛鑲上「瑞士製造」字樣的進口名牌,台灣製的手錶,往往必須輾轉透過海外轉投資註冊品牌,並在瑞士裝配後回銷台灣,台灣人才會看得上眼。


 


 


 


殷鑑於此,請聽我說吧:


 


                                     為自己預約一個夢想吧


 


 


對於鐘錶工作的研究及熱忱,相信「格上」的好朋友應該都不難看出吧!我對於「鐘錶」總有太多的期許及願景;我每一年看過也拿過各式各樣的品牌鐘錶,但是也對它們感到『失望』,相信有一些錶友們可以感覺的到我的感受。


 


 


 


 


 


因為 1980's 石英錶時代的來臨,使得 AS (A.Schild) 機芯廠被 ETA 併購...唉;圖為 De Bethune DB5  使用 A. Schild Cal.2072 機芯,重新加工改良...


 


一直以來,我相信過去的古董錶設計是『最用心』的,錶廠希望每一位消費者都可以"長長久久"的使用它,尤甚是我最喜歡鐘錶的年份是 1940’s~ 1960’ s的產品設計,不管是機芯的使用或外觀的設計,錶廠它們都有著謹慎的製作及精密計算;那個年代的品質,老實說它或許沒有現代高科技、電腦設計及CNC加工帶來的過度的美感,但是新時代產品它們總缺少了鐘錶製錶師的『感情及人文』在其中;即使我現在手中握有一只頂級名錶,我覺得它們總是多了太多不該有的功能(不實用的複雜性)卻又要消費者承擔了許多不可靠的因子在裡頭(耐用性、維修後勤...)


 


 


簡單、精準又耐用... PHILIPPE DUFOUR



 


(值得一生擁有一只的逸品...只是真的很貴...用買 PP Ref.3940 的錢~卻又不一定買到得...哈!!)


 


我記得曾經有個好朋友是這樣告訴我的:『自從真的擁有某牌那只夢幻複雜錶款,但是我不太敢使用它身上的功能,深怕一個不小心機芯上某一個三問追秒結構就出問題了...!


我聽了直覺的那些人,真的很怪...花了一大把鈔票換來「擔心」及「不信任」,所以我覺得錶還是『簡單』的好,畢竟複雜錶功能多,所需要的包裝空間也必須要大一些(零件結構上)會比較經的起歲月的考驗你說是嗎?所以複雜錶我推崇使用懷錶機芯來加工製作...!!!


 


 


 


愛錶人眼中經典中的經典 1940's IWC Cal. 83 它是由懷錶機芯縮小改良設計為手錶專用機芯...


                                        你想為自己訂一只錶嗎?


 


                                        就是:『獨一無二』 !!!


 


我正努力籌劃中,希望為各位錶迷錶友們獻上這個機會,敬請大家期待!


 


Ted 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台灣的鐘錶產業

 

值得玩味的是,瑞士的鐘錶業至今仍能持續壯大,其實有一大部分要歸功於台灣人。儘管台灣的鐘錶技術已獲得國際青睞,從早期開始,就是瑞士鐘錶的重要代工地,台灣時鐘業接單都是 以成品為主,包括掛鐘、鬧鐘、桌鐘等;手錶業則以生產配件為主,台灣製手錶零件業者在瑞士都享有不小的名氣,接下了不少來自歐洲、日本的代工訂單,且內銷市場也不小,但台灣人還是偏愛鑲上「瑞士製造」字樣的進口名牌,台灣製的手錶,往往必須輾轉透過海外轉投資註冊品牌,並在瑞士裝配後回銷台灣,台灣人才會看得上眼。

 

 

 

殷鑑於此,請聽我說吧:

 

                                     為自己預約一個夢想吧

 

 

對於鐘錶工作的研究及熱忱,相信「格上」的好朋友應該都不難看出吧!我對於「鐘錶」總有太多的期許及願景;我每一年看過也拿過各式各樣的品牌鐘錶,但是也對它們感到『失望』,相信有一些錶友們可以感覺的到我的感受。

 

 

 

 

 

因為 1980's 石英錶時代的來臨,使得 AS (A.Schild) 機芯廠被 ETA 併購...唉;圖為 De Bethune DB5  使用 A. Schild Cal.2072 機芯,重新加工改良...

 

一直以來,我相信過去的古董錶設計是『最用心』的,錶廠希望每一位消費者都可以"長長久久"的使用它,尤甚是我最喜歡鐘錶的年份是 1940’s~ 1960’ s的產品設計,不管是機芯的使用或外觀的設計,錶廠它們都有著謹慎的製作及精密計算;那個年代的品質,老實說它或許沒有現代高科技、電腦設計及CNC加工帶來的過度的美感,但是新時代產品它們總缺少了鐘錶製錶師的『感情及人文』在其中;即使我現在手中握有一只頂級名錶,我覺得它們總是多了太多不該有的功能(不實用的複雜性)卻又要消費者承擔了許多不可靠的因子在裡頭(耐用性、維修後勤...)

 

 

簡單、精準又耐用... PHILIPPE DUFOUR

 

(值得一生擁有一只的逸品...只是真的很貴...用買 PP Ref.3940 的錢~卻又不一定買到得...哈!!)

 

我記得曾經有個好朋友是這樣告訴我的:『自從真的擁有某牌那只夢幻複雜錶款,但是我不太敢使用它身上的功能,深怕一個不小心機芯上某一個三問追秒結構就出問題了...!

我聽了直覺的那些人,真的很怪...花了一大把鈔票換來「擔心」及「不信任」,所以我覺得錶還是『簡單』的好,畢竟複雜錶功能多,所需要的包裝空間也必須要大一些(零件結構上)會比較經的起歲月的考驗你說是嗎?所以複雜錶我推崇使用懷錶機芯來加工製作...!!!

 

 

 

愛錶人眼中經典中的經典 1940's IWC Cal. 83 它是由懷錶機芯縮小改良設計為手錶專用機芯...

                                        你想為自己訂一只錶嗎?

 

                                        就是:『獨一無二』 !!!

 

我正努力籌劃中,希望為各位錶迷錶友們獻上這個機會,敬請大家期待!

 

Ted 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Panerai Marine Chronometer PAM245



 


你喜歡它嗎?買回家當牆壁掛鐘吧....因為你家沒事不會搖搖晃晃吧...!!!


 


航海天文鐘採用的機芯為過去老式的航海鐘機芯,經過它們廠內的技術團隊研究改良後,將這枚 Cal.OP XX 機芯通過瑞士天文臺認證(C.O.S.C.)檢測。該鐘的上鏈方式仍以有傳統的方式,由鑰匙進行手動上鏈方式航海鐘的面盤由兩層黑色金屬盤堆疊而成(傳統的 Luminor Radiomir 的製造方式),就如三明治在般中間壓了一層螢光塗層,它可以在黑暗中呈現無比的可見度....。


 


天文鐘的零件中,外圈由全新的裝置加以固定:原先的長螺釘被便於操作的插梢取代,令調校時間操作更加簡單迅速。這款插梢的設計與航海天文鐘的計時器有著十分重要的關係,因為在進行時間校調時,需要拆下鐘圈,才能使用鑰匙做調節時針的動作,操作簡便快捷的重要性也相對的提高(此不銹鋼鑰匙則設計與上鏈所需的鑰匙為同一把。)


 


航海天文鐘的外觀和材質也經重新設計打造過,這次所使用的鐘殼材質為 AISI 316L 不銹鋼,取代了過去傳統航海天文鐘以往所使用的銅。而萬向支架是鐘錶計時精準與否的關鍵零件之一,因為無論船隻如何的高低起伏搖擺,它都能確保時鐘保持絕佳的水平位置------!!!!


 




 


航海鐘就是要永遠保持那個水平的狀態....


鐘如果擺動時,如果將鎖住天文鐘萬向支架的制動器鬆開,就可以將鐘殼翻轉過來,便清晰可見獲得 C.O.S.C. 認證的沛納海 OP XX 型機芯。原來的時鐘底部由厚實的水晶玻璃取代,透過水晶玻璃可以將機芯一覽無疑。機芯上方帶有上鏈鑰匙插孔,旁邊標明上鏈時正確的旋轉方向。所有的零件都使用金屬原霧面處理而非傳統的"黃銅色"鎏金處理。天文鐘機芯另一個與眾不同的特點是它的均力圓錐輪,此裝置將彈簧的能量通過一個微型傳動鏈(能提供最穩定的能量傳遞....)傳遞給齒輪組,並且配上一個極其精確的遊絲。此外機芯還設有螺旋型遊絲發條、帶定時螺絲的平衡擺輪以及溫度補償裝置。平衡擺輪安裝在有兩個支承點的夾板上並帶防震裝置,以每小時14400次(2 赫茲)的頻率震動。機芯裝備著複雜的擒縱機構,使小秒針每半秒鐘走動一次,走時滴答聲清脆...據新聞稿所見它可以儲能 52小時的動能儲存通過水平線型刻度上移動的指示器顯示。


 




 


每一組航海天文鐘出售時都會附上瑞士天文臺檢測證書(C.O.S.C.)。


 


航海天文鐘今年限量生產30台(今年如果銷售更一空~說不定又再複製它們"手錶的行銷"經驗...呵!!)。除了具備非常實用的航海價值之外,航海天文鐘更是一只獨特、原創的收藏珍品,也可以算是近代鐘錶歷史上最精確可攜式機械計時裝置的復刻精品吧(我記得...雅典UN它們的航海鐘更好...下次再PO給朋友們欣賞...)


 


壞人海航海鐘規格如下列 :


 


沛納海航海天文鐘 PAM00245


外殼直徑﹕ 119 mm鐘圈﹕AISI 316L 不銹鋼,正面玻璃材質﹕水晶玻璃(厚達3毫米)  鐘背﹕透明水晶玻璃透鏡(厚達3.8毫米), 盤﹕黑色,具有螢光阿拉伯數字和時標  9點鐘位置小秒針盤及水平線型動能儲存顯示, 機芯:沛納海 OP XX 型手上鏈機械機芯通過瑞士官方天文臺測試認證(C.O.S.C.


最後是它的售價為﹕"NT$897,000元" ~~ 全球限量﹕30只~!!!


 


哈~~真的貴~好貴喔~但還是有人強著買~哈~~!!


 


Ted 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Panerai Marine Chronometer PAM245

 

你喜歡它嗎?買回家當牆壁掛鐘吧....因為你家沒事不會搖搖晃晃吧...!!!

 

航海天文鐘採用的機芯為過去老式的航海鐘機芯,經過它們廠內的技術團隊研究改良後,將這枚 Cal.OP XX 機芯通過瑞士天文臺認證(C.O.S.C.)檢測。該鐘的上鏈方式仍以有傳統的方式,由鑰匙進行手動上鏈方式航海鐘的面盤由兩層黑色金屬盤堆疊而成(傳統的 Luminor Radiomir 的製造方式),就如三明治在般中間壓了一層螢光塗層,它可以在黑暗中呈現無比的可見度....。

 

天文鐘的零件中,外圈由全新的裝置加以固定:原先的長螺釘被便於操作的插梢取代,令調校時間操作更加簡單迅速。這款插梢的設計與航海天文鐘的計時器有著十分重要的關係,因為在進行時間校調時,需要拆下鐘圈,才能使用鑰匙做調節時針的動作,操作簡便快捷的重要性也相對的提高(此不銹鋼鑰匙則設計與上鏈所需的鑰匙為同一把。)

 

航海天文鐘的外觀和材質也經重新設計打造過,這次所使用的鐘殼材質為 AISI 316L 不銹鋼,取代了過去傳統航海天文鐘以往所使用的銅。而萬向支架是鐘錶計時精準與否的關鍵零件之一,因為無論船隻如何的高低起伏搖擺,它都能確保時鐘保持絕佳的水平位置------!!!!

 


 

航海鐘就是要永遠保持那個水平的狀態....

鐘如果擺動時,如果將鎖住天文鐘萬向支架的制動器鬆開,就可以將鐘殼翻轉過來,便清晰可見獲得 C.O.S.C. 認證的沛納海 OP XX 型機芯。原來的時鐘底部由厚實的水晶玻璃取代,透過水晶玻璃可以將機芯一覽無疑。機芯上方帶有上鏈鑰匙插孔,旁邊標明上鏈時正確的旋轉方向。所有的零件都使用金屬原霧面處理而非傳統的"黃銅色"鎏金處理。天文鐘機芯另一個與眾不同的特點是它的均力圓錐輪,此裝置將彈簧的能量通過一個微型傳動鏈(能提供最穩定的能量傳遞....)傳遞給齒輪組,並且配上一個極其精確的遊絲。此外機芯還設有螺旋型遊絲發條、帶定時螺絲的平衡擺輪以及溫度補償裝置。平衡擺輪安裝在有兩個支承點的夾板上並帶防震裝置,以每小時14400次(2 赫茲)的頻率震動。機芯裝備著複雜的擒縱機構,使小秒針每半秒鐘走動一次,走時滴答聲清脆...據新聞稿所見它可以儲能 52小時的動能儲存通過水平線型刻度上移動的指示器顯示。

 


 

每一組航海天文鐘出售時都會附上瑞士天文臺檢測證書(C.O.S.C.)。

 

航海天文鐘今年限量生產30台(今年如果銷售更一空~說不定又再複製它們"手錶的行銷"經驗...呵!!)。除了具備非常實用的航海價值之外,航海天文鐘更是一只獨特、原創的收藏珍品,也可以算是近代鐘錶歷史上最精確可攜式機械計時裝置的復刻精品吧(我記得...雅典UN它們的航海鐘更好...下次再PO給朋友們欣賞...)

 

壞人海航海鐘規格如下列 :

 

沛納海航海天文鐘 PAM00245

外殼直徑﹕ 119 mm鐘圈﹕AISI 316L 不銹鋼,正面玻璃材質﹕水晶玻璃(厚達3毫米)  鐘背﹕透明水晶玻璃透鏡(厚達3.8毫米), 盤﹕黑色,具有螢光阿拉伯數字和時標  9點鐘位置小秒針盤及水平線型動能儲存顯示, 機芯:沛納海 OP XX 型手上鏈機械機芯通過瑞士官方天文臺測試認證(C.O.S.C.

最後是它的售價為﹕"NT$897,000元" ~~ 全球限量﹕30只~!!!

 

哈~~真的貴~好貴喔~但還是有人強著買~哈~~!!

 

Ted 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966’s Rolex Oyster Pepetual Submariner “Gold Print” Ref,5513


你覺得它美嗎?我還是放棄了"壞人海1938"~最後還是選擇了"它"~我想應該是不錯的選擇吧! 始終我只認為它是有"國際公認"的價值~起碼許多朋友都說 : 買壞人海只需要一只玩玩就好如 : PAM005 or PAM111,但千萬別全心投入(朋友們普遍認為它是被品牌商所炒作起來的~不像Rolex是錶迷推崇公認有歷史價值的首選~~~!!)。


 



 


上圖為普通版本的 1967's Rolex Ref.5513





 


上圖這只為1966's Rolex Ref.5513 Gold Print 版本(洗油過後竟然被師傅給我重塗夜光~~嗚~~!!)


首先,先了解關於 Rolex Oyster Pepetual Submariner的由來...


1926 年,勞力士在防水性能的研究上取得最重要的突破,發明了一種具有雙重鎖入式防水龍頭的所謂蠔式防水手錶並正式註冊。創辦人Wilsdorf 將自己發明推上世界的舞台,Wilsdorf 再度想出了一個前所未聞的宣傳手法,再度向世人證明了他獨到的經營手法和眼光。1927 Wilsdorf 想出要找Mercedes Gleitzes 女士佩戴 Rolex Oyster 游泳橫渡英倫海峽,讓勞力士一夕成名。耐用、準確和防水的運動錶形象和勞力士一起深刻烙印在一般民眾的心中。勞力士在製造出了世界第一只防水錶後,對潛水錶方面的開發,也一直不遺餘力。然而,今日我們所謂的「潛水錶」真正進入一般人的生活其實一直要到 1954 年,Rolex 推出了其革命性的 Submariner Ref. 6204 才算大功告成。


 


Rolex當年的創舉...


1960 年,勞力士曾製作數只實驗用的潛水錶款 (Deep Sea Specials),外掛在美國海軍潛艦 Trieste 號上,並潛入世界最深之馬里安那海溝 (Mariana Trench) 10,908 公尺自此奠定了勞力士在潛水錶中的領先地位1971 年勞力士開發出具備排氦氣閥,並防水 610公尺 ( 2000 英呎 ) Sea-Dweller隔年初在法國馬賽海域就由 M. Patrice Chemin M. Robert Gauret 在氦氧混合氣環境下配戴此一錶款潛入海中水深 2000 英呎( 600 公尺 ),且連續 18 天,並成為正式的世界紀錄

 



 


Rolex你我過去年少熟悉的記憶...


1954 10 21 日,CBS播出五十分鐘長的黑白電視影片「賭城諜血」 Casino Royale (Barry Nelson 飾演),這可說是 007 情報員的第一次現身螢光幕,戴的正是前一年才問世就大出風頭的 Rolex Submariner,因此棄 Oyster Pepetual 而戴 Submariner 無論是就宣傳的效果或現實的切合度來看,都頗為順理成章。 1973007電影 Live And Let Die 「生死關頭」一片中飾演James Bond 詹姆士龐德的Roger Moore 羅傑摩爾,則再度配戴上勞力士的Submariner Ref. 5513在片中Submariner 擁有奇妙機關,可以變成超級磁鐵;而其齒狀旋轉黑色錶圈還可以變成小型電鋸(到現在還能感覺到第一次看到那一幕對於該錶的"悸動"啊~!!)。

 



 


1966’s Rolex Oyster Pepetual Submariner “Gold Print” Ref,5513


『Gold Print』顧名思義就是金色的印刷字體及金色指針,其餘關於它的規格我就不多說了(請看之前拙作...)老實說真的花了好多錢喔~!!已經將今年所有買錶的預算都花完了...唉!!但是,我還是覺得很值得買為何嘞?


我記得過去這十多年我把買過也玩過不知多少只 Ref,5513~~但是,我還是沒擁有過金字印刷版+金針的 Submariner因為那時只有在國外的圖鑑或拍賣會看過它,總覺得它真的太遙遠了,哈~~~!!


直到最近一位國外收藏家朋友的"割愛"才讓我美夢成真~唉~等待這一圈下來就十來年了,哈~~!!


總之~希望大家先看看它吧~我待日後再多寫些關於它的細節及消息~!!


 


 


 


 


 



Ted 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1966’s Rolex Oyster Pepetual Submariner “Gold Print” Ref,5513

你覺得它美嗎?我還是放棄了"壞人海1938"~最後還是選擇了"它"~我想應該是不錯的選擇吧! 始終我只認為它是有"國際公認"的價值~起碼許多朋友都說 : 買壞人海只需要一只玩玩就好如 : PAM005 or PAM111,但千萬別全心投入(朋友們普遍認為它是被品牌商所炒作起來的~不像Rolex是錶迷推崇公認有歷史價值的首選~~~!!)。

 

 

上圖為普通版本的 1967's Rolex Ref.5513



 

上圖這只為1966's Rolex Ref.5513 Gold Print 版本(洗油過後竟然被師傅給我重塗夜光~~嗚~~!!)

首先,先了解關於 Rolex Oyster Pepetual Submariner的由來...

1926 年,勞力士在防水性能的研究上取得最重要的突破,發明了一種具有雙重鎖入式防水龍頭的所謂蠔式防水手錶並正式註冊。創辦人Wilsdorf 將自己發明推上世界的舞台,Wilsdorf 再度想出了一個前所未聞的宣傳手法,再度向世人證明了他獨到的經營手法和眼光。1927 Wilsdorf 想出要找Mercedes Gleitzes 女士佩戴 Rolex Oyster 游泳橫渡英倫海峽,讓勞力士一夕成名。耐用、準確和防水的運動錶形象和勞力士一起深刻烙印在一般民眾的心中。勞力士在製造出了世界第一只防水錶後,對潛水錶方面的開發,也一直不遺餘力。然而,今日我們所謂的「潛水錶」真正進入一般人的生活其實一直要到 1954 年,Rolex 推出了其革命性的 Submariner Ref. 6204 才算大功告成。

 

Rolex當年的創舉...

1960 年,勞力士曾製作數只實驗用的潛水錶款 (Deep Sea Specials),外掛在美國海軍潛艦 Trieste 號上,並潛入世界最深之馬里安那海溝 (Mariana Trench) 10,908 公尺自此奠定了勞力士在潛水錶中的領先地位1971 年勞力士開發出具備排氦氣閥,並防水 610公尺 ( 2000 英呎 ) Sea-Dweller隔年初在法國馬賽海域就由 M. Patrice Chemin M. Robert Gauret 在氦氧混合氣環境下配戴此一錶款潛入海中水深 2000 英呎( 600 公尺 ),且連續 18 天,並成為正式的世界紀錄

 

 

Rolex你我過去年少熟悉的記憶...

1954 10 21 日,CBS播出五十分鐘長的黑白電視影片「賭城諜血」 Casino Royale (Barry Nelson 飾演),這可說是 007 情報員的第一次現身螢光幕,戴的正是前一年才問世就大出風頭的 Rolex Submariner,因此棄 Oyster Pepetual 而戴 Submariner 無論是就宣傳的效果或現實的切合度來看,都頗為順理成章。 1973007電影 Live And Let Die 「生死關頭」一片中飾演James Bond 詹姆士龐德的Roger Moore 羅傑摩爾,則再度配戴上勞力士的Submariner Ref. 5513在片中Submariner 擁有奇妙機關,可以變成超級磁鐵;而其齒狀旋轉黑色錶圈還可以變成小型電鋸(到現在還能感覺到第一次看到那一幕對於該錶的"悸動"啊~!!)。

 

 

1966’s Rolex Oyster Pepetual Submariner “Gold Print” Ref,5513

『Gold Print』顧名思義就是金色的印刷字體及金色指針,其餘關於它的規格我就不多說了(請看之前拙作...)老實說真的花了好多錢喔~!!已經將今年所有買錶的預算都花完了...唉!!但是,我還是覺得很值得買為何嘞?

我記得過去這十多年我把買過也玩過不知多少只 Ref,5513~~但是,我還是沒擁有過金字印刷版+金針的 Submariner因為那時只有在國外的圖鑑或拍賣會看過它,總覺得它真的太遙遠了,哈~~~!!

直到最近一位國外收藏家朋友的"割愛"才讓我美夢成真~唉~等待這一圈下來就十來年了,哈~~!!

總之~希望大家先看看它吧~我待日後再多寫些關於它的細節及消息~!!

 

 

 

 

 

Ted 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最近這幾年有許多品牌開始在操作將過去著名的古董機芯重新複刻使用,其中最著名喧騰過一時非VENUS Cal.175這組機芯了,如上圖  Maurice Lacroix 艾美錶,我相信大家都知道該品牌目前的市場價格已非過去那般親近人群了,最近這幾年每到Basel Watch Fair見到這組機芯的錶款都會讓人動心不已,今年它們也開使自己來設計一款新手上鍊計時碼錶Cal.ML106-2,而它們的機芯模組設計靈感來源就是它 VENUS Cal.175


 



 


關於CYMA它是來自於1862年由Joseph SchwobTheodre Schwob二兄弟所創立的;但是若正確來說1891Frederic Henri Sandoz的加入經營才算是將CYMA真正的推出市場;因為Frederic Henri Sandoz他所創立於瑞士的鐘錶重鎮Le Locle的鐘錶批發公司「Henri Sandoz & Cie」在1891年與Schwob兄弟的Tavannes鐘錶公司結合才算正式開創了『CYMA』的道路。因此CYMA這個品牌名稱在1891年後也正式烙印在所有機芯及面盤上了;你知道嗎?「CYMA」這個品牌在法語的意思是說:最高也最頂點的意思!



 





 

 1940's  Cyma Watch AD - 仔細看海報它的實品如下列二只錶




CYMA在草創初期,當時除了生產一般日常用的簡單錶款、計時碼錶外,它們還是「製造問錶」及「超級複雜功錶」等多功能產品專業製錶廠;當1890年那一年它們取得了第一次的產品專利設計開始,從那時後它們也正式開始營業成長;最早期錶廠的從業人員只有40人,但是每一位鐘錶技師必須要一天完成4枚以上的鐘錶機芯製造。



 




 



1892年那時的瑞士鐘錶重鎮La Chaux-de-Fonds是當時所有製造鐘錶同業共同組合加盟的地區。「Tavannes-Cyma」、「Cyma」、「Tavannes的名稱都是相同的公司品牌名稱,因為業務量的緊急擴大,特別是針對亞洲區的市場它們相當的積極進入開拓的可能性;除了歐洲市場外就連英國市場也是它們的業務重點,如戰時英國軍隊採用性能及銷售成績不錯,進而使得也亞洲區中國市場也開始向它們訂購。


 


1905年世紀初它們的工廠產能已經到達一天1000枚機芯的數量;一直到1938年從2000名的規模到達了一天可產出4000枚機芯,除了外部機芯供應廠外(計時碼錶機芯供應商)CYMA本身連錶殼都已經可以自己生產製造;供應計時碼錶機芯商中,則以Valjoux為它們多數採用。1943年它們獨特設計的半自動機芯Cal.420發表,裝置其旗下方形錶殼「Watersport」錶款系列中,是收藏家最愛的藏品之一;1957年則開始發展出雙向上鍊的自動機芯Cal.485它們也同時供應給Longines 錶廠代號為Cal.380機芯來使用。



 


 


這次介紹的品牌是Cyma的副牌Tavannes(它們都是同一家人,只因發行區域的差異所設定的牌子)


 


所有的錶迷都知道1960年代是機械錶的『黃金時期』,這時每家錶廠已經開始白熱化的競爭,為了『降低營運成本』許多大廠紛紛不再自己生產自家機芯或零件(因為自家生產將帶來更多的人事及機械...等成本提高),這時基礎機芯供應商也開始大量提供基礎機芯模組及零件給每家錶廠使用如:ETA . AS…(日後可再說更多不為人知的瑞士鐘錶產業分工)因此在1966年則是Cyma最難過的一年,因為營運成本的問題,迫使它們的財務一一浮現出問題,好在這時因為有「Chronos Holding」控股公司的加入,它們的財務及營運問題才得以疏解。


 




 





 


 


各位朋友們請注意它們使用了VENUS所製Cal.175機芯(VENUS Watch S.A為當時的著名的計時碼錶供應商),有別於當時許多錶廠都是以Valjoux機芯廠所製造的產品為主(CYMA也是)VENUS Cal.175機芯過去大家都知道,它是百年靈最常使用VENUS機芯,但是在CYMA則是少見的。


 


關於這枚VENUS Cal.175的所有細節而言,從機芯打磨上我們可以發現底部機版有著薩拉芝圓點打磨,在上層的夾板我們看到了日內瓦斜坡紋及機板的倒角拋光打磨,整體而言它的做工已經不是『普通』的計時碼錶機芯的打磨處理了,你們注意到了嗎?它配備高級錶所使用的鵝頸式微調裝置並加以「拋光打磨」,就連使用它最大宗的百年靈都沒有做過這樣的工序(應該是有,但是極少印象中應該是『ProType市場實驗作品』才會出現這樣的做工);雖然CYMAVENUS的合作作品並不多,但是我可以告訴大家它確實值得我們收藏細細品味的古董錶!


 


 



Ted 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這幾年有許多品牌開始在操作將過去著名的古董機芯重新複刻使用,其中最著名喧騰過一時非VENUS Cal.175這組機芯了,如上圖  Maurice Lacroix 艾美錶,我相信大家都知道該品牌目前的市場價格已非過去那般親近人群了,最近這幾年每到Basel Watch Fair見到這組機芯的錶款都會讓人動心不已,今年它們也開使自己來設計一款新手上鍊計時碼錶Cal.ML106-2,而它們的機芯模組設計靈感來源就是它 VENUS Cal.175

 

 

關於CYMA它是來自於1862年由Joseph SchwobTheodre Schwob二兄弟所創立的;但是若正確來說1891Frederic Henri Sandoz的加入經營才算是將CYMA真正的推出市場;因為Frederic Henri Sandoz他所創立於瑞士的鐘錶重鎮Le Locle的鐘錶批發公司「Henri Sandoz & Cie」在1891年與Schwob兄弟的Tavannes鐘錶公司結合才算正式開創了『CYMA』的道路。因此CYMA這個品牌名稱在1891年後也正式烙印在所有機芯及面盤上了;你知道嗎?「CYMA」這個品牌在法語的意思是說:最高也最頂點的意思!

 

 

 1940's  Cyma Watch AD - 仔細看海報它的實品如下列二只錶

CYMA在草創初期,當時除了生產一般日常用的簡單錶款、計時碼錶外,它們還是「製造問錶」及「超級複雜功錶」等多功能產品專業製錶廠;當1890年那一年它們取得了第一次的產品專利設計開始,從那時後它們也正式開始營業成長;最早期錶廠的從業人員只有40人,但是每一位鐘錶技師必須要一天完成40枚以上的鐘錶機芯製造。

 

 

1892年那時的瑞士鐘錶重鎮La Chaux-de-Fonds是當時所有製造鐘錶同業共同組合加盟的地區。「Tavannes-Cyma」、「Cyma」、「Tavannes的名稱都是相同的公司品牌名稱,因為業務量的緊急擴大,特別是針對亞洲區的市場它們相當的積極進入開拓的可能性;除了歐洲市場外就連英國市場也是它們的業務重點,如戰時英國軍隊採用性能及銷售成績不錯,進而使得也亞洲區中國市場也開始向它們訂購。

 

1905年世紀初它們的工廠產能已經到達一天1000枚機芯的數量;一直到1938年從2000名的規模到達了一天可產出4000枚機芯,除了外部機芯供應廠外(計時碼錶機芯供應商)CYMA本身連錶殼都已經可以自己生產製造;供應計時碼錶機芯商中,則以Valjoux為它們多數採用。1943年它們獨特設計的半自動機芯Cal.420發表,裝置其旗下方形錶殼「Watersport」錶款系列中,是收藏家最愛的藏品之一;1957年則開始發展出雙向上鍊的自動機芯Cal.485它們也同時供應給Longines 錶廠代號為Cal.380機芯來使用。

 

 

這次介紹的品牌是Cyma的副牌Tavannes(它們都是同一家人,只因發行區域的差異所設定的牌子)

 

所有的錶迷都知道1960年代是機械錶的『黃金時期』,這時每家錶廠已經開始白熱化的競爭,為了『降低營運成本』許多大廠紛紛不再自己生產自家機芯或零件(因為自家生產將帶來更多的人事及機械...等成本提高),這時基礎機芯供應商也開始大量提供基礎機芯模組及零件給每家錶廠使用如:ETA . AS…(日後可再說更多不為人知的瑞士鐘錶產業分工)因此在1966年則是Cyma最難過的一年,因為營運成本的問題,迫使它們的財務一一浮現出問題,好在這時因為有「Chronos Holding」控股公司的加入,它們的財務及營運問題才得以疏解。

 

 

 

 

各位朋友們請注意它們使用了VENUS所製Cal.175機芯(VENUS Watch S.A為當時的著名的計時碼錶供應商),有別於當時許多錶廠都是以Valjoux機芯廠所製造的產品為主(CYMA也是)VENUS Cal.175機芯過去大家都知道,它是百年靈最常使用VENUS機芯,但是在CYMA則是少見的。

 

關於這枚VENUS Cal.175的所有細節而言,從機芯打磨上我們可以發現底部機版有著薩拉芝圓點打磨,在上層的夾板我們看到了日內瓦斜坡紋及機板的倒角拋光打磨,整體而言它的做工已經不是『普通』的計時碼錶機芯的打磨處理了,你們注意到了嗎?它配備高級錶所使用的鵝頸式微調裝置並加以「拋光打磨」,就連使用它最大宗的百年靈都沒有做過這樣的工序(應該是有,但是極少印象中應該是『ProType市場實驗作品』才會出現這樣的做工);雖然CYMAVENUS的合作作品並不多,但是我可以告訴大家它確實值得我們收藏細細品味的古董錶!

 

 

Ted 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過去曾寫過 : 瑞士的鐘錶業起源於以日內瓦為中心的法、瑞邊境的侏儸山谷山脈,以及盆地間的小村、城鎮中,早在15世紀,日內瓦的珠寶匠和金匠便開始製造起鐘 錶。


 


光是在鐘錶谷方圓20公里內,就有約莫百家的鐘錶工廠,至今製造鐘錶雖已逐步仰賴電腦程式設計製作,但有某些精密製程還是只能靠工匠熟練精細的手工技 術完成。工廠裡製作一件精品通常需要1個月的時間,因為大部分工作都是經由手工完成,來到工廠,總能看見鐘錶師傅兩眼專注、雙手靈巧地使用古老製法完成精 密的計時儀器,也能感受到這群人細心守護瑞士鐘錶業的用心。


 




 


 


安提古倫這次6月2日這場拍賣會中我看到了它,讓我心中泛起了一股漣漪,因為過去我始終認為這是一只『懷錶之神器』,當然它的複雜性並不在話下,但是最重要的是它的(質感及氣勢),猶記得約莫12年前日本鐘錶雜誌看到了它,那種悸動至今還沒退散~!!當時錶店開出價約日幣 : 8.400.000 日元,想想這個價格可以買下一狗票的高級錶了,但是話說回來還原至今,當時它的身價到現在也都沒有太大的變動,唯獨現在出場的產品都是(收藏家)出讓進到拍賣會裡的;我一直想它真的是好東西,更值得代代相傳的收藏品!!




 


該錶目前日本的Shellman錶店已經賣價到 : 日幣12,600,000 元~~天啊~!!換算過來為 : 約台幣3,400,000元~~!!




 


Important Collectors' Wristwatches, Pocket Watches & Clocks
The Ritz Carlton Hotel
Saturday 2 June 2007





 


再看看目前該錶拍賣的成交價為 : 港幣436,600 元 (合台幣約1,830,000元~超值吧!!)它還是18k玫瑰金的喔~!!


“Exceptional Chronograph Work” Patek Philippe & Cie, Genève, No. 97549, case No. 215443. Made in 1895, sold on May 25th, 1901 to George M. Jewett. Very fine, rare, and important, keyless, minute-repeating, 18K rose gold and polychrome enamel pocket watch with unusual split-seconds chronograph and semi-instantaneous 30-minute register. Accompanied by the original box and Extract from the Archives.

Property of an Italian Collector



它的來頭真是不小啊~!!早期1895年PP為 George M. Jewett.訂作品了,直到1901年才拿到得成品~但是,它最後還是流入一位意大利的收藏家手中收藏多年最近才得以見到它~!!!


 


基本上玩錶不可帶有太多的(商業氣質)在裡頭,往往如此便錯過了好東西,我相信許多的好朋友跟我一樣有那種愛錶的氣慨,但卻又沒有那種一擲千金的肚量及豪氣,最後還是希望將這過去美好得夢想跟大家一起分享!!!


 


 


 



 


 


 


Ted 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過去曾寫過 : 瑞士的鐘錶業起源於以日內瓦為中心的法、瑞邊境的侏儸山谷山脈,以及盆地間的小村、城鎮中,早在15世紀,日內瓦的珠寶匠和金匠便開始製造起鐘 錶。

 

光是在鐘錶谷方圓20公里內,就有約莫百家的鐘錶工廠,至今製造鐘錶雖已逐步仰賴電腦程式設計製作,但有某些精密製程還是只能靠工匠熟練精細的手工技 術完成。工廠裡製作一件精品通常需要1個月的時間,因為大部分工作都是經由手工完成,來到工廠,總能看見鐘錶師傅兩眼專注、雙手靈巧地使用古老製法完成精 密的計時儀器,也能感受到這群人細心守護瑞士鐘錶業的用心。

 


 

 

安提古倫這次6月2日這場拍賣會中我看到了它,讓我心中泛起了一股漣漪,因為過去我始終認為這是一只『懷錶之神器』,當然它的複雜性並不在話下,但是最重要的是它的(質感及氣勢),猶記得約莫12年前日本鐘錶雜誌看到了它,那種悸動至今還沒退散~!!當時錶店開出價約日幣 : 8.400.000 日元,想想這個價格可以買下一狗票的高級錶了,但是話說回來還原至今,當時它的身價到現在也都沒有太大的變動,唯獨現在出場的產品都是(收藏家)出讓進到拍賣會裡的;我一直想它真的是好東西,更值得代代相傳的收藏品!!


 

該錶目前日本的Shellman錶店已經賣價到 : 日幣12,600,000 元~~天啊~!!換算過來為 : 約台幣3,400,000元~~!!


 

Important Collectors' Wristwatches, Pocket Watches & Clocks
The Ritz Carlton Hotel
Saturday 2 June 2007



 

再看看目前該錶拍賣的成交價為 : 港幣436,600 元 (合台幣約1,830,000元~超值吧!!)它還是18k玫瑰金的喔~!!

“Exceptional Chronograph Work” Patek Philippe & Cie, Genève, No. 97549, case No. 215443. Made in 1895, sold on May 25th, 1901 to George M. Jewett. Very fine, rare, and important, keyless, minute-repeating, 18K rose gold and polychrome enamel pocket watch with unusual split-seconds chronograph and semi-instantaneous 30-minute register. Accompanied by the original box and Extract from the Archives.

Property of an Italian Collector

它的來頭真是不小啊~!!早期1895年PP為 George M. Jewett.訂作品了,直到1901年才拿到得成品~但是,它最後還是流入一位意大利的收藏家手中收藏多年最近才得以見到它~!!!

 

基本上玩錶不可帶有太多的(商業氣質)在裡頭,往往如此便錯過了好東西,我相信許多的好朋友跟我一樣有那種愛錶的氣慨,但卻又沒有那種一擲千金的肚量及豪氣,最後還是希望將這過去美好得夢想跟大家一起分享!!!

 

 

 


 

 

 

Ted 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