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onometre Cal.27 from Kari Voutilainen


 



Kari Voutilainen 這一位芬蘭藉獨立製錶師,一直都是我注意的對象;2005’s看到他個人發表的十分問的問錶開始我總覺得他是一個與眾不同的獨立製錶師,他不太淪為時下一般的大師,除了剛開始所做的複雜問錶錶款外,他個人所設計的水晶蓮花擺輪,可以說是令人耳目一新,相信看過的朋友都會認同我所說的話吧!


 


 




 


Masterpiece 6 - Decimal Repeater


 


http://tw.youtube.com/watch?v=8EUf7_pa55g&feature=related


聽看看吧朋友....!!



2005年的BaselWorldKari Voutilainen展出了Master 6全世界第一只十分鐘三問手錶Decimal Repeater,並具有up/down動力儲能顯示。採用了1890年的Louis Audemars的古董三問機芯來為基礎來製作這只Masterpiece 6。


 


 


 


Chronometre Cal.27


 


今年錶展所推出的錶款非常的簡單我這樣說應該是沒有任何爭議的,每一個收藏家朋友都知道「好錶」的定義吧,是鑲嵌的鑽石等級要好?還是錶殼要夠大?其實答案很清楚收藏家朋友要的絕對也非上述一般消費者的需求吧;若是以我而言, 「機芯」將會是錶款最重要的靈魂,姑且不論錶款的高貴與否,我個人始終認為一組成功的機芯設計相當的不容易,尤其在1930’S~ 1960’ S的那個機械錶黃金年代,一家錶廠若想要成名就是參加機芯的精密度、準確度競賽來突顯自我品牌的實力,當然那個時期著名的品牌有:PPVCROLEXOMEGALONGINES…除了自製實力的廠家外,許多著名的機芯供應商也具有其實力如:PeseuxASJLC…替許多錶廠設計機芯。


 



 


 


Chronometre Cal.27 今年這一只「三針一線規範式」錶款,就是讓我覺得看某些大品牌錶款是如此的沒有誠意及用心,看到Kari Voutilainen所下的苦心漸漸的了解到獨立製錶師生存的困難之處,沒有過人的行銷預算可以宣傳,任何一點一滴都必須要自己靠自己所做的錶款來告訴全世界的鑑賞家,當然這樣的錶款是沒有辦法大量生產的,首先該錶款的機芯是來自於1966’s Longines Cal. 360天文台競賽專用機芯(日差0.07Sec/Day,在八天的測試中也只+-1.5 Sec/Day,整只機芯能量儲存40小時並擁有36,000/vph的高速震頻)這樣的特殊機芯取得是非常不容易的(當然產量也不多,據悉是採取訂單才做的簡單錶款呵呵),所以我可以了解到Kari Voutilainen採購的機芯成本真的不低(當然這就會影響到成錶的價格,日本那邊的代理商報價:1,050萬日圓呵呵,朋友們你們自己換算吧!)


 


 


 


 


 1966’s Longines Observatory Cal. 360天文台競賽專用機芯


(日差0.07Sec/Day,8天的測試中也只+-1.5 Sec/Day,其機芯能量儲存達40小時並擁有36,000/vph的高速震頻)


 


Chronometre Cal.27 from Kari Voutilainen


 


錶款其規格如下列:


 



 


符合現今潮流的尺寸....


 


Chronometre Cal.27


 


-Ruby cap jewels for the escapement wheel and pallet
- 21 jewels
- Free sprung Guillaume balance wheel with gold timing screws beating at  36,000 v.p.h.
- Balance diameter 11.60mm with Breguet/Grossmann balance spiral
- Swiss lever escapement
- Regulator dial with hours at 12 o'clock small seconds at 6 o'clock, and      centrally placed minutes indicator
- Power reserve circa 40 hours
- Case made of 18-carat white gold 44mm x 31.50mm x 12.50mm
- Balance bridge constructed with tourbillon bridge profile
- Dial is made from gold, engine turned by hand
- Hands made from 18-carat gold
- Sapphire glass on the front and back
- Crocodile leather strap with gold deployant buckle


 


 


 


 


 


在最近這幾年中我覺得Rolex Princes方型機芯錶款,算是Rolex聊表對於過去機械錶黃金年代中唯一的敬禮吧,雖然使用的不是過去那組高品質機芯,但是所開發出新的錶款長方型機芯,也讓我開心了好久啊,希望這樣的錶款能夠受到錶廠的重視,不然獨立製錶師的錶絕對是我一輩子都買不起的錶(但我真的很想擁有它們….)!


 


 


 



 

Rolex Princes比起來價格顯得親民許多(起碼它也是擁有天文台的機芯啊...但打磨及做工精密度就差很多了...呵呵)!!!


 


 


Ted 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hronometre Cal.27 from Kari Voutilainen

 

Kari Voutilainen 這一位芬蘭藉獨立製錶師,一直都是我注意的對象;2005’s看到他個人發表的十分問的問錶開始我總覺得他是一個與眾不同的獨立製錶師,他不太淪為時下一般的大師,除了剛開始所做的複雜問錶錶款外,他個人所設計的水晶蓮花擺輪,可以說是令人耳目一新,相信看過的朋友都會認同我所說的話吧!

 

 

 

Masterpiece 6 - Decimal Repeater

 

http://tw.youtube.com/watch?v=8EUf7_pa55g&feature=related

聽看看吧朋友....!!


2005年的BaselWorldKari Voutilainen展出了Master 6全世界第一只十分鐘三問手錶Decimal Repeater,並具有up/down動力儲能顯示。採用了1890年的Louis Audemars的古董三問機芯來為基礎來製作這只Masterpiece 6。

 

 

 

Chronometre Cal.27

 

今年錶展所推出的錶款非常的簡單我這樣說應該是沒有任何爭議的,每一個收藏家朋友都知道「好錶」的定義吧,是鑲嵌的鑽石等級要好?還是錶殼要夠大?其實答案很清楚收藏家朋友要的絕對也非上述一般消費者的需求吧;若是以我而言, 「機芯」將會是錶款最重要的靈魂,姑且不論錶款的高貴與否,我個人始終認為一組成功的機芯設計相當的不容易,尤其在1930’S~ 1960’ S的那個機械錶黃金年代,一家錶廠若想要成名就是參加機芯的精密度、準確度競賽來突顯自我品牌的實力,當然那個時期著名的品牌有:PPVCROLEXOMEGALONGINES…除了自製實力的廠家外,許多著名的機芯供應商也具有其實力如:PeseuxASJLC…替許多錶廠設計機芯。

 

 

 

Chronometre Cal.27 今年這一只「三針一線規範式」錶款,就是讓我覺得看某些大品牌錶款是如此的沒有誠意及用心,看到Kari Voutilainen所下的苦心漸漸的了解到獨立製錶師生存的困難之處,沒有過人的行銷預算可以宣傳,任何一點一滴都必須要自己靠自己所做的錶款來告訴全世界的鑑賞家,當然這樣的錶款是沒有辦法大量生產的,首先該錶款的機芯是來自於1966’s Longines Cal. 360天文台競賽專用機芯(日差0.07Sec/Day,在八天的測試中也只+-1.5 Sec/Day,整只機芯能量儲存40小時並擁有36,000/vph的高速震頻)這樣的特殊機芯取得是非常不容易的(當然產量也不多,據悉是採取訂單才做的簡單錶款呵呵),所以我可以了解到Kari Voutilainen採購的機芯成本真的不低(當然這就會影響到成錶的價格,日本那邊的代理商報價:1,050萬日圓呵呵,朋友們你們自己換算吧!)

 

 

 

 

 1966’s Longines Observatory Cal. 360天文台競賽專用機芯

(日差0.07Sec/Day,8天的測試中也只+-1.5 Sec/Day,其機芯能量儲存達40小時並擁有36,000/vph的高速震頻)

 

Chronometre Cal.27 from Kari Voutilainen

 

錶款其規格如下列:

 

 

符合現今潮流的尺寸....

 

Chronometre Cal.27

 

-Ruby cap jewels for the escapement wheel and pallet
- 21 jewels
- Free sprung Guillaume balance wheel with gold timing screws beating at  36,000 v.p.h.
- Balance diameter 11.60mm with Breguet/Grossmann balance spiral
- Swiss lever escapement
- Regulator dial with hours at 12 o'clock small seconds at 6 o'clock, and      centrally placed minutes indicator
- Power reserve circa 40 hours
- Case made of 18-carat white gold 44mm x 31.50mm x 12.50mm
- Balance bridge constructed with tourbillon bridge profile
- Dial is made from gold, engine turned by hand
- Hands made from 18-carat gold
- Sapphire glass on the front and back
- Crocodile leather strap with gold deployant buckle

 

 

 

 

 

在最近這幾年中我覺得Rolex Princes方型機芯錶款,算是Rolex聊表對於過去機械錶黃金年代中唯一的敬禮吧,雖然使用的不是過去那組高品質機芯,但是所開發出新的錶款長方型機芯,也讓我開心了好久啊,希望這樣的錶款能夠受到錶廠的重視,不然獨立製錶師的錶絕對是我一輩子都買不起的錶(但我真的很想擁有它們….)!

 

 

 

 

Rolex Princes比起來價格顯得親民許多(起碼它也是擁有天文台的機芯啊...但打磨及做工精密度就差很多了...呵呵)!!!

 

 

Ted 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LONGINES Packet Watch ,EXTRA 16J.Cal. 18.95M , 1937’ s


 



 


1.Cal. 18.95M 洗油前


 


最近開始努力的找尋過去那機械錶黃金時期的機芯,這一個念頭已經有好長的一段時間在蘊釀,當然過去的那幾年也買過不少的好機芯,但最後因為朋友要維修又跟我買走了,想一想很後悔真的,因為過去那時買到的價格比起現在便宜許多,也取得容易,反觀現今的時期許多好的機芯都不太好取得了(就算真的買下又好貴…!!)


 


所以瑞士的錶廠朋友告訴我的話是千真萬確的:「不是我不用高級古董經典機芯,而是難以得到又昂貴啊


 



 


2.Cal. 18.95M 看起來有些舊...庫存了很多年啊...


 


LONGINES Packet Watch ,EXTRA 16J,Cal. 18.95M , 1937’ s這組機芯是無意中找到的,雖然購得的代價不低,但我覺得很超值,為何?因為這組機芯在過去是用於高級的超薄型天文台懷錶,本身超薄的機芯夾層在製作上要達到天文台的等級就不太容易了。


 



 


3.Cal. 18.95M 洗油好了...光亮吧...


 


我最喜歡高級機芯做工其中之一為:K金齒輪(2,3,4番車)光看到就覺得很超值了,而視覺上那除了經典的三指橋式的橋版外,你們可以看到K金法碼擺輪(可微調)及蝸式微調器(那是很精密的微調系統也最精準的設計);我想那些做工現時已經不會有錶廠再如此的製造了(就連PPVCAP…)因為耗費工時及材料成本,取而代之的是縣今大家所看到的「光頭擺輪」(鈹銥合金擺輪),每一個獨立的橋版上可見手工倒角的邊緣非常的光滑,鴿血紅般的碩大紅寶石軸承,看得出錶廠對於這只機芯的用心(非一般小小的寶石軸心…);它的發條擋車是隱藏於發條蓋版下(為了超薄用心啊),機芯內所有的彈簧檔仔均為鋼材切削而成的這就是高級機芯的做工啊!


 


 


 


4.EXTRA 16J.Cal. 18.95M 每一個獨立的橋版上可見手工倒角的邊緣非常的光滑


 


接下來我還會一直採購New Old Stock 1930’ s~ 1960’ s的機芯(手錶及懷錶),因為我有一個大計劃要執行,為我自己加油吧!


 


 


 


Dream On Come True…


Ted 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LONGINES Packet Watch ,EXTRA 16J.Cal. 18.95M , 1937’ s

 

 

1.Cal. 18.95M 洗油前

 

最近開始努力的找尋過去那機械錶黃金時期的機芯,這一個念頭已經有好長的一段時間在蘊釀,當然過去的那幾年也買過不少的好機芯,但最後因為朋友要維修又跟我買走了,想一想很後悔真的,因為過去那時買到的價格比起現在便宜許多,也取得容易,反觀現今的時期許多好的機芯都不太好取得了(就算真的買下又好貴…!!)

 

所以瑞士的錶廠朋友告訴我的話是千真萬確的:「不是我不用高級古董經典機芯,而是難以得到又昂貴啊

 

 

2.Cal. 18.95M 看起來有些舊...庫存了很多年啊...

 

LONGINES Packet Watch ,EXTRA 16J,Cal. 18.95M , 1937’ s這組機芯是無意中找到的,雖然購得的代價不低,但我覺得很超值,為何?因為這組機芯在過去是用於高級的超薄型天文台懷錶,本身超薄的機芯夾層在製作上要達到天文台的等級就不太容易了。

 

 

3.Cal. 18.95M 洗油好了...光亮吧...

 

我最喜歡高級機芯做工其中之一為:K金齒輪(2,3,4番車)光看到就覺得很超值了,而視覺上那除了經典的三指橋式的橋版外,你們可以看到K金法碼擺輪(可微調)及蝸式微調器(那是很精密的微調系統也最精準的設計);我想那些做工現時已經不會有錶廠再如此的製造了(就連PPVCAP…)因為耗費工時及材料成本,取而代之的是縣今大家所看到的「光頭擺輪」(鈹銥合金擺輪),每一個獨立的橋版上可見手工倒角的邊緣非常的光滑,鴿血紅般的碩大紅寶石軸承,看得出錶廠對於這只機芯的用心(非一般小小的寶石軸心…);它的發條擋車是隱藏於發條蓋版下(為了超薄用心啊),機芯內所有的彈簧檔仔均為鋼材切削而成的這就是高級機芯的做工啊!

 

 

 

4.EXTRA 16J.Cal. 18.95M 每一個獨立的橋版上可見手工倒角的邊緣非常的光滑

 

接下來我還會一直採購New Old Stock 1930’ s~ 1960’ s的機芯(手錶及懷錶),因為我有一個大計劃要執行,為我自己加油吧!

 

 

 

Dream On Come True…

Ted 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經典感性的Rolex Bubble Back Ref,3134(下)






 


經典感性的Rolex Bubble Back Ref,3134 (借圖)


 


仔細觀察那古老的錶殼線條,可以發現過去錶廠對於曲線是非常要求的,我喜歡那種不經意的歲月中留下來的傷痕及那因為觸摸所造成的金屬光亮的感覺,這非現今的錶款可以製造做出來的質感,磨砂與光滑共存的美感


 


 


 



Rolex Bubble Back Ref,3134(借圖)


 


基本上我認為Rolex Bubble Back它們首重原裝的面盤,這樣的論調我想錶友們應該都會認同我的說法吧,應該說在勞力士的產品世界裡應該都很重視這個條件吧。從40’S所存留下來至今,面盤上時刻標點螢光劑的氧化,尤顯得手工的調性(別忘了過去那面盤製作工廠是一個一個來加工點螢光劑及鑲嵌標點的… )過去Bubble Back受到20’S Art Deco的影響,以單純的手工藝的趨向,而主張機械化的美。


 


 


 


 



Rolex Bubble Back Ref,3134(借圖)



 


Bubble Back的機芯應該不用多說了,之前文章我曾說過最高精密度的天文台首獎都是來自於那個腕錶競爭的黃金年代30’S~ 50’ S,如果你仔細的觀察這一個時期的機芯可以發現,它們的機芯口徑都很小(比起現今勞力士的機芯結構絕對是更複雜)Bubble Back Movement Cal.620NA錶底蓋外觀如泡泡一般的圓底、機芯的結構上當然就是第一就是有Bubble Back專利的防塵蓋版(一般看到的都是為2~4石沒有軸承寶石,它是2石有軸承寶石),防塵蓋版下和一般的同期的機芯一樣它是17石的天文台機心(6方位校正),擺輪橋板上有鵝頸式微調結構(漂亮啊非常的精緻美感)


 


 


 


 



Rolex Bubble Back Ref,3134(借圖)



 


 


 



Rolex Bubble Back Ref,3134(借圖)



 


説了一大堆沒頭沒尾的看法,不知道所有喜歡此錶的朋友對於它有沒有更深入的了解(或是說說服你喜歡它的理由),現今的錶市來看它的價格,我個人認為是非常值得購入的,有許多的朋友或許不知道過去十多年前泡泡背在高價頂點之時,買的價格是現在的一倍,所以最近我一直告訴身旁許多像我一樣的"錶癡"現在不買何以時買啊?等那些老運動錶炒完了,再回頭炒Bubble Back嗎?


 


以今年這幾場拍賣會成交的價格來看,真的已經有一點復甦的跡象,尤其是狀態及品項稀有的款式,換句話說:超值啦!(我那時買的價格約USD$:3,000左右),這個價位你能夠買什麼經典好錶啊?你們認為嘞?


 


Ted 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經典感性的Rolex Bubble Back Ref,3134(下)




 

經典感性的Rolex Bubble Back Ref,3134 (借圖)

 

仔細觀察那古老的錶殼線條,可以發現過去錶廠對於曲線是非常要求的,我喜歡那種不經意的歲月中留下來的傷痕及那因為觸摸所造成的金屬光亮的感覺,這非現今的錶款可以製造做出來的質感,磨砂與光滑共存的美感

 

 

 

Rolex Bubble Back Ref,3134(借圖)

 

基本上我認為Rolex Bubble Back它們首重原裝的面盤,這樣的論調我想錶友們應該都會認同我的說法吧,應該說在勞力士的產品世界裡應該都很重視這個條件吧。從40’S所存留下來至今,面盤上時刻標點螢光劑的氧化,尤顯得手工的調性(別忘了過去那面盤製作工廠是一個一個來加工點螢光劑及鑲嵌標點的… )過去Bubble Back受到20’S Art Deco的影響,以單純的手工藝的趨向,而主張機械化的美。

 

 

 

 

Rolex Bubble Back Ref,3134(借圖)

 

Bubble Back的機芯應該不用多說了,之前文章我曾說過最高精密度的天文台首獎都是來自於那個腕錶競爭的黃金年代30’S~ 50’ S,如果你仔細的觀察這一個時期的機芯可以發現,它們的機芯口徑都很小(比起現今勞力士的機芯結構絕對是更複雜)Bubble Back Movement Cal.620NA錶底蓋外觀如泡泡一般的圓底、機芯的結構上當然就是第一就是有Bubble Back專利的防塵蓋版(一般看到的都是為2~4石沒有軸承寶石,它是2石有軸承寶石),防塵蓋版下和一般的同期的機芯一樣它是17石的天文台機心(6方位校正),擺輪橋板上有鵝頸式微調結構(漂亮啊非常的精緻美感)

 

 

 

 

Rolex Bubble Back Ref,3134(借圖)

 

 

 

Rolex Bubble Back Ref,3134(借圖)

 

説了一大堆沒頭沒尾的看法,不知道所有喜歡此錶的朋友對於它有沒有更深入的了解(或是說說服你喜歡它的理由),現今的錶市來看它的價格,我個人認為是非常值得購入的,有許多的朋友或許不知道過去十多年前泡泡背在高價頂點之時,買的價格是現在的一倍,所以最近我一直告訴身旁許多像我一樣的"錶癡"現在不買何以時買啊?等那些老運動錶炒完了,再回頭炒Bubble Back嗎?

 

以今年這幾場拍賣會成交的價格來看,真的已經有一點復甦的跡象,尤其是狀態及品項稀有的款式,換句話說:超值啦!(我那時買的價格約USD$:3,000左右),這個價位你能夠買什麼經典好錶啊?你們認為嘞?

 

Ted 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經典感性的Rolex Bubble Back Ref,3134


 



 


 Rolex Bubble Back Ref,3134(借圖)


 


其實經過多年的沉寂,好的錶款依舊會受到錶迷的關愛,無奈市場這幾年正興起那股大錶的洗禮,無一瑞士品牌不做這類的錶款產品;但是若是要我這一種死忠的錶癡來看,過去那40’s~ 60’ s的錶最深得吾的味口,或許這麼說很多朋友都會覺得很奇怪,現世流行的錶款那落落大方的設計,讓每一個人戴起顯得無一不閃亮啊;但總覺得少了點味道,之前也曾經買來戴過,但總又覺得不是自己吃的餐點,自己都覺得很好笑,或許只有那些「老人家」適合我這般挑剔的玩家。


 


  


若是說起自己還可以負擔的錶,我想那麼多高級名錶中大概只有那些Rolex Bubble Back可以滿足我那空虛的內心;身旁有許多的錶友都開始玩起Patek Philippe我是真的也喜歡過去設計的Patek Philippe錶款,只是我買不起也養不起這嬌滴滴的貴客,還是只能眼巴巴的望著朋友手上戴的錶。


 


 



 


 


Rolex Bubble Back Ref,3134(借圖)


 


最近買到了一只Rolex Bubble Back Ref,3134...又讓我的心情給好了起來,首先為它購買一條米黃色的豬皮錶帶,可以讓它回到過去錶廠所設計那種古僕的味道,只是過去那種可愛的「青蛙腳」帶扣,那就真的不太好找了唉!


 



 


過去我曾經買過,但不知道將那些帶扣遺留在哪邊了...慘..慘..慘...。


 


Ted 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最經典感性的Rolex Bubble Back Ref,3134

 

 

 Rolex Bubble Back Ref,3134(借圖)

 

其實經過多年的沉寂,好的錶款依舊會受到錶迷的關愛,無奈市場這幾年正興起那股大錶的洗禮,無一瑞士品牌不做這類的錶款產品;但是若是要我這一種死忠的錶癡來看,過去那40’s~ 60’ s的錶最深得吾的味口,或許這麼說很多朋友都會覺得很奇怪,現世流行的錶款那落落大方的設計,讓每一個人戴起顯得無一不閃亮啊;但總覺得少了點味道,之前也曾經買來戴過,但總又覺得不是自己吃的餐點,自己都覺得很好笑,或許只有那些「老人家」適合我這般挑剔的玩家。

 

  

若是說起自己還可以負擔的錶,我想那麼多高級名錶中大概只有那些Rolex Bubble Back可以滿足我那空虛的內心;身旁有許多的錶友都開始玩起Patek Philippe我是真的也喜歡過去設計的Patek Philippe錶款,只是我買不起也養不起這嬌滴滴的貴客,還是只能眼巴巴的望著朋友手上戴的錶。

 

 

 

 

Rolex Bubble Back Ref,3134(借圖)

 

最近買到了一只Rolex Bubble Back Ref,3134...又讓我的心情給好了起來,首先為它購買一條米黃色的豬皮錶帶,可以讓它回到過去錶廠所設計那種古僕的味道,只是過去那種可愛的「青蛙腳」帶扣,那就真的不太好找了唉!

 

 

過去我曾經買過,但不知道將那些帶扣遺留在哪邊了...慘..慘..慘...。

 

Ted 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好東西」不寂寞 ()


 對於ROLEX不管是它們所生產的錶款或是關於品牌本身的傳奇故事,真的太多了;近幾年來的勞式運動錶瘋,還真的是讓人摸不著頭緒,我買過、賣過、收藏過許多勞力士老款運動錶如Ref,5510Ref,5512Ref,5513Ref,1680Ref,1680(red)Ref,1665Ref,1675Ref,16750Ref,16550Ref,16660Ref,16800Ref,168000…我發現它們共通的特色就是「經久耐操」,尤其過去那些不算太科技產物下的配件,就是那一股迷人的老舊風華韻味,當你仔細的觀察那歷經數十年得風霜下得刮痕及撞痕,那就是一種直衝心坎的窩心這是種錶癡的戀物癖啊。


 


 


 


 


話題扯遠了,這次想介紹說一些對抗景氣低迷的錶款(這樣的說法不像一個錶迷所該說的角度),有時想一想或許這樣的錶沒有上述那些老運動錶般的大起大落過,但是我觀察這近二十年中它是有點像定存般的昇值「慢速」,你發現了嗎?它並沒有讓過去買它們的人賠錢過(只要你是一位愛錶人在過去那十多年前跟我買過Ref,1803Ref,1601Ref,1500Ref,1503Ref,1514、、Ref,1002Ref,16018Ref,18038Ref,18039…試問你賠錢了嗎?


 


 


 


過去我那些買Rolex老金錶的朋友,最近都開心的告訴我:玩錶又可以理財現在市值算起來真是開心。你們知道嗎?十年前買一只Ref,1803(YG)錶頭只需要八萬不到(而且是有保單的極美品…)現在你們知道這樣同一狀況的錶款值多少?需要十三~十五萬不等啊!


 


 


目前我發現「它們」有上揚的趨勢,從各國的網站來看,確實和當年購買時的價格差異了不少,這也代表著「好東西」不寂寞,世界各國的朋友果真都喜歡這樣的錶。


 


SOLD OUT....Thank you!!!


 


Ted 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好東西」不寂寞 ()

 對於ROLEX不管是它們所生產的錶款或是關於品牌本身的傳奇故事,真的太多了;近幾年來的勞式運動錶瘋,還真的是讓人摸不著頭緒,我買過、賣過、收藏過許多勞力士老款運動錶如Ref,5510Ref,5512Ref,5513Ref,1680Ref,1680(red)Ref,1665Ref,1675Ref,16750Ref,16550Ref,16660Ref,16800Ref,168000…我發現它們共通的特色就是「經久耐操」,尤其過去那些不算太科技產物下的配件,就是那一股迷人的老舊風華韻味,當你仔細的觀察那歷經數十年得風霜下得刮痕及撞痕,那就是一種直衝心坎的窩心這是種錶癡的戀物癖啊。

 

 

 

 

話題扯遠了,這次想介紹說一些對抗景氣低迷的錶款(這樣的說法不像一個錶迷所該說的角度),有時想一想或許這樣的錶沒有上述那些老運動錶般的大起大落過,但是我觀察這近二十年中它是有點像定存般的昇值「慢速」,你發現了嗎?它並沒有讓過去買它們的人賠錢過(只要你是一位愛錶人在過去那十多年前跟我買過Ref,1803Ref,1601Ref,1500Ref,1503Ref,1514、、Ref,1002Ref,16018Ref,18038Ref,18039…試問你賠錢了嗎?

 

 

 

過去我那些買Rolex老金錶的朋友,最近都開心的告訴我:玩錶又可以理財現在市值算起來真是開心。你們知道嗎?十年前買一只Ref,1803(YG)錶頭只需要八萬不到(而且是有保單的極美品…)現在你們知道這樣同一狀況的錶款值多少?需要十三~十五萬不等啊!

 

 

目前我發現「它們」有上揚的趨勢,從各國的網站來看,確實和當年購買時的價格差異了不少,這也代表著「好東西」不寂寞,世界各國的朋友果真都喜歡這樣的錶。

 

SOLD OUT....Thank you!!!

 

Ted 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