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VINTAGE WATCH COLLECTION


 


Ted Tsai


 


 



 


 


喜歡古老的錶款,在不同的光影下很多時候都戴著它,注視著它在不同時候下所產生的質感;記得很多年以前的我,喜歡將買來的K金古勞擦拭著無比的光亮,因為總覺得那是一種亮麗美感的宣示,也或許是年齡增長後,我對於古勞金錶不在是過去那麼樣喜歡它的金亮感,後來我仔細的去思考這一個問題及心態,發現到一件事就是什麼時候的金錶就該是什麼面貌不應該由我強行的改變它的容貌,更應該讓它自然的樣貌來呈現才是最為真實的質感。


 


 



 


 


 


這一個論點,漸漸的進入我的購買藏錶經內,跟許多朋友也開始訴說這樣的論調,不管是金錶或是鋼錶都該如此保持既有的面貌;當然,很多時候不可強求,尤其當我從國外友人那邊看到各款藏錶,因為每一只古勞都是來自於不同的使用者,時空背景下都全然不一,有的人很惜錶,有的人很會用錶,最重要的是,許多時候國外的擁有人通常都不一定是懂錶的收藏家,對它們而言不過就只是戴上手的一只錶而已,可能老了就賣掉它罷了;當手錶一一的買到手後,有的錶經過完整的保養程序後,所呈現出來的就是:亮麗如新!但如果運氣好,遇到懂錶的維護師傅,他們都是已機芯內部保養為主,外觀若是不需要拋磨的就盡量不去做處理,讓錶款呈現出原始的風貌,這也就是強調「原始狀態」的一只錶。


 


 



 


 


 


過去的錶款,錶徑通常都不會太大,尤其是1930’S~ 1960’ S這三十年間的錶款都是如此,但是這樣並非是說沒有大口徑的錶款,過去所謂的「大錶」都是針對其銷售市場性及特殊環境性的客戶所量身發行為主,而在一般正常的生產線上,男性錶款的主流尺寸為:29mm~ 36m m女性錶款則為:15mm~ 26m m,或是現代的朋友們會認為:真的有夠小的啊!但卻可以突顯出過去製錶的工藝價值高啊,在那方寸間的微型機械工程藝術的呈現啊。


 


 



 


 


 


很多時候我常常得解釋過去的錶款何以珍貴?這歸納起來還是一個重點就是:過去的手錶是一種奢侈品,尤其知名品牌更甚昂貴及稀少。這更可延伸分析很多的道理出來,很多想買錶的朋友不知道,過去1930’S ~ 1960’ S PATEK PHILLIPPE一年平均生產多少只手錶產品?答案是大約100只左右!而拜現在CNC加工機械及電腦設計現代化後,它們的產能已經到達40,000只!這是在任何過去知名的品牌產能上都是如此,它們製錶也因人工需求多,所以不管產能或是成本上都不會是便宜的;故我才提到過去如果要買一只「好錶」,真的是不太容易的一件大事啊!


 


 


 



 


 


 


很多時候我們不得不承認,時代的進步帶給人類是更為美好的生活環境及物質生活,不過日新月異的科技進步卻是無法改變過去時代所留下的珍貴資產,或許更明白的說就是沒有辦法再做出過去那樣的鐘錶及藝術品;也許現在的技術可以做出或複刻出一模一樣的外觀,若仔細的深入觀察了解後,就是少了一份「質與味」的呈現,朋友們你們了解我說的意思嗎?那就是經由更多人手所製造的「質感」與「味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ed 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