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時代的改變


 


整個環境將會改變,因為危機將把以前認為是理所當然的常態趕走,將那些(虛假)的等級打破。我們曾經認為這些等級已經牢固地建立。一些被嘲笑為過於審慎,反映遲緩,缺乏創意的制表師,將會得到荒謬的獎勵。相比起20世紀70年代中期最嚴重的鐘表業危機來說,上一次危機則完全是根本性的技術性問題(舊式機械表經過十年改變能夠重新搶回市場,將石英表變成了廉價手表和經濟型產品),而目前的危機更多的是一次文化上的突變。它標志著極端自由主義霸權的終結,所謂市場經濟是萬能的定律也隻是讓超豪華制表和時尚大眾市場之間的鴻溝越來越深。在兩個極端之間,一無所有,或者說很難有點什麼保存下來。


 


 


Nicolas G. Hayek早已感覺到這一鴻溝存在的危險。FH的前任總裁François Habersaat在泡沫開始膨脹之前也有所覺察。他常宣稱,瑞士不應該忽視中間市場,但幾乎沒有人聽他的。后來我們証實,當瑞士工業大面積放棄中間市場時,中產階級也被削弱得最為嚴重。在向高端奢侈品迅速前進的同時,Nicolas G. Hayek仍然鎮定地繼續在生產管理上努力。他知道這個金字塔必須建立在工業基礎之上,而這個基礎必須足夠大足夠牢固。這一基礎工作使Hayek得以重建Breguet寶磯品牌,並將該品牌推到金字塔的頂端。(這一主題,可參見由Bastien Buss所作的關於Breguet寶磯的文章。)而且,這一基礎工作還使該集團在目前的暴風雨中比其他公司更能經受考驗。


 



 


我們願意相信,當我們從這次危機中脫身時,目前的狀況將完全改變。幸存者將會變得相當謹慎,而制表業將會變得更合理,或者說,將具有更多實質性的內容,並且在性價比上取得更合理的平衡。但是,好的事情並不應該被否定。在這相當嚴峻的形勢下,我們仍發現比如創新,研發等一些好事。種種跡象已經顯示出來。


 


 


泡沫的產物


 


在泡沫的頂點,許多充滿創意和希望的品牌出現了。但就是此時,泡沫破滅了。對於這些泡沫的產物,它們將面臨什麼呢?它們的命運並沒有與制表業的將來失去聯系。因為在這些年輕的企業裡,我們常會發現最偉大的創新能力。新品牌不得不在叢林中殺出一條血路,在巨大的陰影下尋找一點點光明,在努力為制表藝術增添新的血液的過程中加倍地努力。許多品牌都聰明地將設計概念與計算機工具結合在一起,發展出了新的解決方案,探索了新的形式和功能。這些小公司就象靈活的瞪羚一樣,為手表設計注入了新的血液,影響了那些像大象一樣的大公司。


 


同時,這些新晉品牌中也有很多人被那些佔上風的高級品牌所迷惑,因此盡力想從那些高端區域裡搶佔份額。結果,價格一路攀升。我們常常可以看到,一個完全新創的品牌推出的首款表就貼上六位數價格的標簽(而且也毫無實力保証它一定會准確運行、可靠和提供方便的售后服務。)


他們的代表,通常是首席執行官本人提著公文包飛往新加坡,邁阿密或是莫斯科,向著名的收藏家們推介自己昂貴的新品。這些收藏家們的名字通常都在全世界各大洲際酒店的大廳裡小心地流傳著。全球到底有多少個這樣保管箱裡裝滿了雙和三重陀飛輪的 收藏家?一千?兩千?


 


 


如果隻是依靠收藏家,那麼你能否建立起一個長期的品牌?這個問題在今天看起來更加重要,因為金融危機也暴露了關於鐘表的投資價值的另一個制表業的神話。還有多少令人失望的事情在前路上等著我們?收藏家的保管箱裡裝滿了根本不值得他們付出巨款的東西,靜靜地在那裡蒙灰或是等待著在灰色市場上終結他的生命。各個品牌把這些手表當做夢想出售,當然,出售時所採用的名詞和財務專家使用的一樣。相比那些產品能夠代表投資和世代傳承的價值(比如,Patek Philippe百達翡麗所有推銷的努力都是建立在這些價值基礎上)的品牌,又有多少其它的品牌會目睹價值的大幅下降?相比那些享譽數十年的品牌仍在以適中的價格銷售高品質的經典產品(比如Rolex勞力士),又有多少其它的品牌完全通過營銷來運作?危機將會讓這些做法最終消失。但是,我們也不應失去過去這段時間的過度供應地激發出來的創意。



制表不是一門藝術而是一種工藝


 


但是,這種創意將更多地改變,變得更加務實。在這段時間,制表業把自已當做一種純粹的藝術,而不是一種工藝。這種思想從根本上將制表業牽引到雕塑藝術或是造形藝術的方向。荒謬的是,這導致了向石英時代來臨時就被拋棄的做法的回歸:對於計時精確性的競爭死灰復燃。


鐘表業是否正在向根本回歸,向有些人認為陳舊的價值回歸?有跡象表明了這樣的趨勢。目前瑞士鐘表出口的下滑與他們聲稱的高級藝術是有關系的。但藝術市場不也同樣受到金融問題和投機商的影響,正在以相同的方式下滑嗎?但是,這並非就完全意味著藝術本身也危機四伏。相反,它在超越時尚潮流而向根本價值回歸﹔它可以直接地專注於人的要求,並不需經過市場的階段。同樣,制表大概也正以同樣的方式回歸到精確、可靠、優質產品等自身更實際的價值上去。


 


 


Moser & Cie這樣不動聲色而又引人注目地出現的品牌,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而資深品牌Lange & Söhne朗格的手法也很值得贊賞。雖然這兩個例子都以某種特有的德國方式管理,但能在瑞士制表業(一個在Schaffhausen,另一個在Saxony)外圍運作、從而遠離混亂的中心也並非完全是巧合。這兩個公司也實証了傳統的手表能夠與創新並進。舉兩個例子,Lange & Söhne朗格將陀飛輪調校到秒,而Moser & Cie則創造了一種可以與一把螺絲起子相互替換的調節元件。


 


 



 


 


外圍區域還有另一個最近的例子有待証實。在法國城市MorteauPequignet發明了一種似乎非常可靠的基礎式機械機芯。由於我們本不期望Pequignet能做出這樣的行動,所以這一成果非常令人吃驚。(想要了解更多關於此案例的信息,請參見我們在本刊中關於法國品牌的文章。)該品牌的機芯將兩個世界的優勢集中在一起:這是一種全新的集成式結構,把可靠性,精確以及維修便利的需求都考慮到了。或許,這種calibre機芯將成為制表業在接下來幾年內的一個發展方向:支付得起的高級手表。


 

Ted 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個時代的改變

 

整個環境將會改變,因為危機將把以前認為是理所當然的常態趕走,將那些(虛假)的等級打破。我們曾經認為這些等級已經牢固地建立。一些被嘲笑為過於審慎,反映遲緩,缺乏創意的制表師,將會得到荒謬的獎勵。相比起20世紀70年代中期最嚴重的鐘表業危機來說,上一次危機則完全是根本性的技術性問題(舊式機械表經過十年改變能夠重新搶回市場,將石英表變成了廉價手表和經濟型產品),而目前的危機更多的是一次文化上的突變。它標志著極端自由主義霸權的終結,所謂市場經濟是萬能的定律也隻是讓超豪華制表和時尚大眾市場之間的鴻溝越來越深。在兩個極端之間,一無所有,或者說很難有點什麼保存下來。

 

 

Nicolas G. Hayek早已感覺到這一鴻溝存在的危險。FH的前任總裁François Habersaat在泡沫開始膨脹之前也有所覺察。他常宣稱,瑞士不應該忽視中間市場,但幾乎沒有人聽他的。后來我們証實,當瑞士工業大面積放棄中間市場時,中產階級也被削弱得最為嚴重。在向高端奢侈品迅速前進的同時,Nicolas G. Hayek仍然鎮定地繼續在生產管理上努力。他知道這個金字塔必須建立在工業基礎之上,而這個基礎必須足夠大足夠牢固。這一基礎工作使Hayek得以重建Breguet寶磯品牌,並將該品牌推到金字塔的頂端。(這一主題,可參見由Bastien Buss所作的關於Breguet寶磯的文章。)而且,這一基礎工作還使該集團在目前的暴風雨中比其他公司更能經受考驗。

 

 

我們願意相信,當我們從這次危機中脫身時,目前的狀況將完全改變。幸存者將會變得相當謹慎,而制表業將會變得更合理,或者說,將具有更多實質性的內容,並且在性價比上取得更合理的平衡。但是,好的事情並不應該被否定。在這相當嚴峻的形勢下,我們仍發現比如創新,研發等一些好事。種種跡象已經顯示出來。

 

 

泡沫的產物

 

在泡沫的頂點,許多充滿創意和希望的品牌出現了。但就是此時,泡沫破滅了。對於這些泡沫的產物,它們將面臨什麼呢?它們的命運並沒有與制表業的將來失去聯系。因為在這些年輕的企業裡,我們常會發現最偉大的創新能力。新品牌不得不在叢林中殺出一條血路,在巨大的陰影下尋找一點點光明,在努力為制表藝術增添新的血液的過程中加倍地努力。許多品牌都聰明地將設計概念與計算機工具結合在一起,發展出了新的解決方案,探索了新的形式和功能。這些小公司就象靈活的瞪羚一樣,為手表設計注入了新的血液,影響了那些像大象一樣的大公司。

 

同時,這些新晉品牌中也有很多人被那些佔上風的高級品牌所迷惑,因此盡力想從那些高端區域裡搶佔份額。結果,價格一路攀升。我們常常可以看到,一個完全新創的品牌推出的首款表就貼上六位數價格的標簽(而且也毫無實力保証它一定會准確運行、可靠和提供方便的售后服務。)

他們的代表,通常是首席執行官本人提著公文包飛往新加坡,邁阿密或是莫斯科,向著名的收藏家們推介自己昂貴的新品。這些收藏家們的名字通常都在全世界各大洲際酒店的大廳裡小心地流傳著。全球到底有多少個這樣保管箱裡裝滿了雙和三重陀飛輪的 收藏家?一千?兩千?

 

 

如果隻是依靠收藏家,那麼你能否建立起一個長期的品牌?這個問題在今天看起來更加重要,因為金融危機也暴露了關於鐘表的投資價值的另一個制表業的神話。還有多少令人失望的事情在前路上等著我們?收藏家的保管箱裡裝滿了根本不值得他們付出巨款的東西,靜靜地在那裡蒙灰或是等待著在灰色市場上終結他的生命。各個品牌把這些手表當做夢想出售,當然,出售時所採用的名詞和財務專家使用的一樣。相比那些產品能夠代表投資和世代傳承的價值(比如,Patek Philippe百達翡麗所有推銷的努力都是建立在這些價值基礎上)的品牌,又有多少其它的品牌會目睹價值的大幅下降?相比那些享譽數十年的品牌仍在以適中的價格銷售高品質的經典產品(比如Rolex勞力士),又有多少其它的品牌完全通過營銷來運作?危機將會讓這些做法最終消失。但是,我們也不應失去過去這段時間的過度供應地激發出來的創意。

制表不是一門藝術而是一種工藝

 

但是,這種創意將更多地改變,變得更加務實。在這段時間,制表業把自已當做一種純粹的藝術,而不是一種工藝。這種思想從根本上將制表業牽引到雕塑藝術或是造形藝術的方向。荒謬的是,這導致了向石英時代來臨時就被拋棄的做法的回歸:對於計時精確性的競爭死灰復燃。

鐘表業是否正在向根本回歸,向有些人認為陳舊的價值回歸?有跡象表明了這樣的趨勢。目前瑞士鐘表出口的下滑與他們聲稱的高級藝術是有關系的。但藝術市場不也同樣受到金融問題和投機商的影響,正在以相同的方式下滑嗎?但是,這並非就完全意味著藝術本身也危機四伏。相反,它在超越時尚潮流而向根本價值回歸﹔它可以直接地專注於人的要求,並不需經過市場的階段。同樣,制表大概也正以同樣的方式回歸到精確、可靠、優質產品等自身更實際的價值上去。

 

 

Moser & Cie這樣不動聲色而又引人注目地出現的品牌,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而資深品牌Lange & Söhne朗格的手法也很值得贊賞。雖然這兩個例子都以某種特有的德國方式管理,但能在瑞士制表業(一個在Schaffhausen,另一個在Saxony)外圍運作、從而遠離混亂的中心也並非完全是巧合。這兩個公司也實証了傳統的手表能夠與創新並進。舉兩個例子,Lange & Söhne朗格將陀飛輪調校到秒,而Moser & Cie則創造了一種可以與一把螺絲起子相互替換的調節元件。

 

 

 

 

外圍區域還有另一個最近的例子有待証實。在法國城市MorteauPequignet發明了一種似乎非常可靠的基礎式機械機芯。由於我們本不期望Pequignet能做出這樣的行動,所以這一成果非常令人吃驚。(想要了解更多關於此案例的信息,請參見我們在本刊中關於法國品牌的文章。)該品牌的機芯將兩個世界的優勢集中在一起:這是一種全新的集成式結構,把可靠性,精確以及維修便利的需求都考慮到了。或許,這種calibre機芯將成為制表業在接下來幾年內的一個發展方向:支付得起的高級手表。

 

Ted 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耐人尋味的一種醒思()


 


煩悶的夏季,望著天空一直在想一個不知道的未來,也同時想著現在身處的環境;看到整體大環境的變化,不由得回想到過去十五年前的台灣鐘錶市場,我還記得,不管是集團品牌還是代理商的品牌,都有很大的行銷操盤的空間,也於此許更式更樣的品牌活動或錶店活動,都會吸引我去注意或參與。在那時候總覺得很多新奇的感受(應說是過往不曾看過吧),每每錶店的朋友叫我去看錶,也就會讓人忍不住訂下了一只錶。


 


 


當時空的移轉到了十五年後的環境,望著天在想:現在的錶真的沒有什麼好買的,每一品牌的行銷手法也都差不多,也都過於膨脹的行銷了。這幾年不管是小品牌也好或是集團大品牌都不約而同的做了很多「夢幻」錶款,心想,真的是漂亮啊,但說也讓人覺得悶的是,所有品牌都在創新價格記錄;或許如我在三月份讀過的一篇文章,由Europa Star名表世界的資深記者Mr.Pierre Maillard所寫下的觀察現象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我們可以一起來分享那真實的一篇文章:


 


 


 


原文作者: Pierre Maillard
Europa Star
名表世界


 


去年,當市場進入全面興旺的同時,我們在這些專欄中寫道,當這些手表泡沫破滅時,它們將毀掉周圍的一切,損害完全無辜的人以及那些誠信的制表者,而如今,這一切都發生了。


繼其它行業的后塵,手表泡沫也的確已經破滅。它的破滅所造成的傷害現在還無法量化-情況還很難看清楚-因為震動的余波仍在整個行業回蕩。有些人期望SIHH日內瓦高級制表展能結束一月份令人沮喪的報道,另一些人則等待為期八天的BaselWorld巴塞爾世界展的結束來把這些不如意一掃而光。


我們是怎麼到了如此境地,到了這崩潰的邊緣?從實際的數據上看,非常謹慎的FH(瑞士手表業聯合會)估計僅20091月,瑞士手表出口就降低了21.5%(請注意這些數據反映的僅是海關的統計)。這將意味著相比20081月,少出口了86萬隻表,損失達到227百萬瑞士法郎。有些人認為高級表市場並未受到全球性衰退影響,而事實顯然並非如此。超過3千瑞士法郎(出口價)的手表的表現的確比其他手表要好一些,但他們的出口仍降低了14%


 


 



 


 


沒有一個市場-至少看上去是這樣-得以完全幸免。中國這個對於瑞士手表來說處處是黃金的地方也縮水了42.6%,而新加坡下滑超過了60%。瑞士手表的第三大市場日本,下降了24.2%,美國更差,下跌了28.5%。香港既是瑞士表的集散地,也是最大的市場,降幅為12%。俄羅斯則超過50%


歐洲在一片灰暗中顯得稍好一點,法國下降了5.5%,德國8.3%。就象當初預料的一樣,瑞士表進口下滑最嚴重的是那些受金融危機和房貸危機影響最大的國家: 對西班牙的出口下降了18.7%,對英國減少了13.9%。歐洲唯一一個屹立不倒的是熱愛手表的意大利,微微上升了0.6% -這是一個小小的安慰,但恐怕也是暫時的。


不過,哀鴻遍野中,也有一些國家是例外。令人吃驚的是,瑞士手表的第十二大進口國韓國上升了66.8%。瑞然這已十分令人驚訝,可是相比阿曼來說還算普通。阿曼的進口量則上升了115%,出口到阿曼的總值達到了340萬瑞士法郎。或許,在一場奢華的婚禮上,每一個客人都獲贈了一隻瑞士表。


所以,我們再次問:我們是怎麼走到今天的境地?



許多的Madoffs麥道夫


 


不容忽視,成天哀嘆著,這是其他人的過錯,這是瘋狂的金融形勢導致的,這是美國人的錯,這是連鎖反映的破壞, 扮演受害者的確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在這場危機中,想要免除某人的責任非常容易,因為鐘表業和許多其它市場一樣,在這場Ponzi龐氏游戲中扮演了危險的角色。很多制表者(但並非所有人)就象La Fontaine拉封丹寓言中的青蛙一樣,被短視的目標驅動,被高級表帶來的超高利潤所迷惑。他們擴張,擴張,再擴張,直到爆掉。


我們在手表設計上就能清楚地看到這種擴張的趨勢。正如美國汽車的生產廠一樣,制表者感到他們需要制造特別吸引人注意的腕上之物。手表變得越來越大,前所未有的巨大、瘋狂,前所未有的瘋狂,前所未有的賣弄,前所未有的華麗。


田園藝術在靜靜地進行著。當我們在另一個專欄中引用一位制表師的話時,制表藝術已經站上了最喧鬧的指揮台,並在追尋著更多的魅力。手表工業盡全力去改變,變得更色情,更性感。於是,一個接一個的亮點開始顫動,最后熄滅。


 


 



 


 


 


人類社會的故事總是一再地自我重復。似乎我們隻能在歡欣鼓舞和黯然神傷的輪回中前進。鐘表業就象其它行業一樣,將來一定會最終走出這場黑暗-或者衰退,或是任何其它你喜歡的名詞-但沒有人知道是什麼時候。另一方面,有一件事是肯定的,當它從這一次的萎靡不振中擺脫出來時,會發現自己所處的環境和以前已經完全不同。


 


 

Ted 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耐人尋味的一種醒思()

 

煩悶的夏季,望著天空一直在想一個不知道的未來,也同時想著現在身處的環境;看到整體大環境的變化,不由得回想到過去十五年前的台灣鐘錶市場,我還記得,不管是集團品牌還是代理商的品牌,都有很大的行銷操盤的空間,也於此許更式更樣的品牌活動或錶店活動,都會吸引我去注意或參與。在那時候總覺得很多新奇的感受(應說是過往不曾看過吧),每每錶店的朋友叫我去看錶,也就會讓人忍不住訂下了一只錶。

 

 

當時空的移轉到了十五年後的環境,望著天在想:現在的錶真的沒有什麼好買的,每一品牌的行銷手法也都差不多,也都過於膨脹的行銷了。這幾年不管是小品牌也好或是集團大品牌都不約而同的做了很多「夢幻」錶款,心想,真的是漂亮啊,但說也讓人覺得悶的是,所有品牌都在創新價格記錄;或許如我在三月份讀過的一篇文章,由Europa Star名表世界的資深記者Mr.Pierre Maillard所寫下的觀察現象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我們可以一起來分享那真實的一篇文章:

 

 

 

原文作者: Pierre Maillard
Europa Star
名表世界

 

去年,當市場進入全面興旺的同時,我們在這些專欄中寫道,當這些手表泡沫破滅時,它們將毀掉周圍的一切,損害完全無辜的人以及那些誠信的制表者,而如今,這一切都發生了。

繼其它行業的后塵,手表泡沫也的確已經破滅。它的破滅所造成的傷害現在還無法量化-情況還很難看清楚-因為震動的余波仍在整個行業回蕩。有些人期望SIHH日內瓦高級制表展能結束一月份令人沮喪的報道,另一些人則等待為期八天的BaselWorld巴塞爾世界展的結束來把這些不如意一掃而光。

我們是怎麼到了如此境地,到了這崩潰的邊緣?從實際的數據上看,非常謹慎的FH(瑞士手表業聯合會)估計僅20091月,瑞士手表出口就降低了21.5%(請注意這些數據反映的僅是海關的統計)。這將意味著相比20081月,少出口了86萬隻表,損失達到227百萬瑞士法郎。有些人認為高級表市場並未受到全球性衰退影響,而事實顯然並非如此。超過3千瑞士法郎(出口價)的手表的表現的確比其他手表要好一些,但他們的出口仍降低了14%

 

 

 

 

沒有一個市場-至少看上去是這樣-得以完全幸免。中國這個對於瑞士手表來說處處是黃金的地方也縮水了42.6%,而新加坡下滑超過了60%。瑞士手表的第三大市場日本,下降了24.2%,美國更差,下跌了28.5%。香港既是瑞士表的集散地,也是最大的市場,降幅為12%。俄羅斯則超過50%

歐洲在一片灰暗中顯得稍好一點,法國下降了5.5%,德國8.3%。就象當初預料的一樣,瑞士表進口下滑最嚴重的是那些受金融危機和房貸危機影響最大的國家: 對西班牙的出口下降了18.7%,對英國減少了13.9%。歐洲唯一一個屹立不倒的是熱愛手表的意大利,微微上升了0.6% -這是一個小小的安慰,但恐怕也是暫時的。

不過,哀鴻遍野中,也有一些國家是例外。令人吃驚的是,瑞士手表的第十二大進口國韓國上升了66.8%。瑞然這已十分令人驚訝,可是相比阿曼來說還算普通。阿曼的進口量則上升了115%,出口到阿曼的總值達到了340萬瑞士法郎。或許,在一場奢華的婚禮上,每一個客人都獲贈了一隻瑞士表。

所以,我們再次問:我們是怎麼走到今天的境地?

許多的Madoffs麥道夫

 

不容忽視,成天哀嘆著,這是其他人的過錯,這是瘋狂的金融形勢導致的,這是美國人的錯,這是連鎖反映的破壞, 扮演受害者的確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在這場危機中,想要免除某人的責任非常容易,因為鐘表業和許多其它市場一樣,在這場Ponzi龐氏游戲中扮演了危險的角色。很多制表者(但並非所有人)就象La Fontaine拉封丹寓言中的青蛙一樣,被短視的目標驅動,被高級表帶來的超高利潤所迷惑。他們擴張,擴張,再擴張,直到爆掉。

我們在手表設計上就能清楚地看到這種擴張的趨勢。正如美國汽車的生產廠一樣,制表者感到他們需要制造特別吸引人注意的腕上之物。手表變得越來越大,前所未有的巨大、瘋狂,前所未有的瘋狂,前所未有的賣弄,前所未有的華麗。

田園藝術在靜靜地進行著。當我們在另一個專欄中引用一位制表師的話時,制表藝術已經站上了最喧鬧的指揮台,並在追尋著更多的魅力。手表工業盡全力去改變,變得更色情,更性感。於是,一個接一個的亮點開始顫動,最后熄滅。

 

 

 

 

 

人類社會的故事總是一再地自我重復。似乎我們隻能在歡欣鼓舞和黯然神傷的輪回中前進。鐘表業就象其它行業一樣,將來一定會最終走出這場黑暗-或者衰退,或是任何其它你喜歡的名詞-但沒有人知道是什麼時候。另一方面,有一件事是肯定的,當它從這一次的萎靡不振中擺脫出來時,會發現自己所處的環境和以前已經完全不同。

 

 

Ted 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NIVREL – GERMANY


 



18KYG WATCH VINTAGE MOVT – Cal. FHF26


 


SOLD OUT.... 


 


 


手工「金雕作品」我應該不需多多的介紹了,關於這樣的工藝錶款,在知名的品牌上它通常都是非常昂貴的訂價,而且數量不多,如這只德國的品牌NIVREL創立於1936’s它們的錶款產品跟市場上主流品都有著不同的差異質,我所知道的是如現今它們所使用的不鏽鋼材質又比起一般瑞士品牌要好上許多,它們使用的是「冷鋼」,不管是耐久腐蝕性都比一般鐘錶用的鋼材好上許多也昂貴許多。


 


 



 


 


這只錶所使用的材質為18KYG/750,外觀的造型以1920’s~ 1930’ s流行的設計為主軸,整只錶流露出那高級古典精品的質感;這組古董機芯Cal. FHF26 算是耐久性及精確度高的一組機芯,目前在瑞士那邊有些許庫存量都被收藏家及獨立製錶師給買下了,原因為何?就如我前述說的優點,所以不管是拿來做一般小三針錶款、或是拿來做金雕作品,都是一個相當不錯的基礎機板。


 


 



 


 


這樣的金雕機芯如果真的要仔細的端倪,必須要拿著十倍的放大鏡來欣賞其手工刻劃出來的古典漩渦線條及歐式藤蔓花紋,你會發現:「純手做工法的質感及溫度!」代理商的朋友告訴我,台灣總共只拿到了二只錶(所以,這是其中之一) ,德國原廠沒有所謂的限量,但從金色機芯橋板上,可見到手雕的限量號碼還有金雕師的名字 : ZERIAM,便可了解到,不是錶廠不限量啊!是「產量」根本就是很少,製錶成本也高啊!(不足做一系列主題的數量)


 


 



 


 


這樣的手工製錶,我覺得價格上不是大家想像的那麼昂貴,有喜歡的收藏這類型態的錶友請來電或Mail告訴我吧,換人來收藏它吧,我一定給你們最好價格!


 



當時買時,這樣的錶是沒有什麼折扣空間的(還是有一點啦…$ 166,500 × 8)


是我那時買的價格 $ 133,000 (到現在還未曾使用過的全新品喔)!!!


 



 



 


 


 


白色仿瓷面盤、K金時、分、秒針及復古的活動式18KYG錶耳設計,其錶徑為:35mm、德國高級手工鱷魚皮錶帶,搭配帶扣也是18KYG/750…!!


 

Ted 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NIVREL – GERMANY

 

18KYG WATCH VINTAGE MOVT – Cal. FHF26

 

 

手工「金雕作品」我應該不需多多的介紹了,關於這樣的工藝錶款,在知名的品牌上它通常都是非常昂貴的訂價,而且數量不多,如這只德國的品牌NIVREL創立於1936’s它們的錶款產品跟市場上主流品都有著不同的差異質,我所知道的是如現今它們所使用的不鏽鋼材質又比起一般瑞士品牌要好上許多,它們使用的是「冷鋼」,不管是耐久腐蝕性都比一般鐘錶用的鋼材好上許多也昂貴許多。

 

 

 

 

這只錶所使用的材質為18KYG/750,外觀的造型以1920’s~ 1930’ s流行的設計為主軸,整只錶流露出那高級古典精品的質感;這組古董機芯Cal. FHF26 算是耐久性及精確度高的一組機芯,目前在瑞士那邊有些許庫存量都被收藏家及獨立製錶師給買下了,原因為何?就如我前述說的優點,所以不管是拿來做一般小三針錶款、或是拿來做金雕作品,都是一個相當不錯的基礎機板。

 

 

 

 

這樣的金雕機芯如果真的要仔細的端倪,必須要拿著十倍的放大鏡來欣賞其手工刻劃出來的古典漩渦線條及歐式藤蔓花紋,你會發現:「純手做工法的質感及溫度!」代理商的朋友告訴我,台灣總共只拿到了二只錶(所以,這是其中之一) ,德國原廠沒有所謂的限量,但從金色機芯橋板上,可見到手雕的限量號碼還有金雕師的名字 : ZERIAM,便可了解到,不是錶廠不限量啊!是「產量」根本就是很少,製錶成本也高啊!(不足做一系列主題的數量)

 

 

 

 

這樣的手工製錶,我覺得價格上不是大家想像的那麼昂貴,有喜歡的收藏這類型態的錶友請來電或Mail告訴我吧,換人來收藏它吧,我一定給你們最好價格!

 

當時買時,這樣的錶是沒有什麼折扣空間的(還是有一點啦…$ 166,500 × 8)

是我那時買的價格 $ 133,000 (到現在還未曾使用過的全新品喔)!!!

 

 

 

 

 

白色仿瓷面盤、K金時、分、秒針及復古的活動式18KYG錶耳設計,其錶徑為:35mm、德國高級手工鱷魚皮錶帶,搭配帶扣也是18KYG/750…!!

 

Ted 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DUNHILL Ltd - LONDON COLLECTION 


RPM - TACHYMETER CHRONO WATCH


 


SOLD OUT.....


 



 


Watch Designers :


Mr.GIANPIERO BODINO


1998’S PANERAI – Art Designer Director


 


從過去1930’s~ 1940’ s DUNHILL為當時的汽車所製造設計的車鐘為設計靈感來源,DUNHILL一直以來都是以英式傳統的男士用品設計製造而舉世聞名;2003’s我覺得是DUNHILL自己本身開始要改變的一個年度,過去的錶款產品可以說是經典的設計,但卻又跟不上時尚精品的潮流,所以為了改變一往消費者對該品牌的看法,重金邀請來自於義大利的的一位鐘錶設計師,說起這一位設計師台灣的愛錶人大概不知道他是何許人物,但我若是說到1998’s PANERAI回歸於歷峰集團時那精彩一戰的設計作品,大家想必就會啊,原來是他所設計的喔呵呵!!


 


 



 


 


2003’s DUNHILL 所推出的RPM- TACHYMETER CHRONO WATCH 錶款,老實說:「我喜歡那個義式大錶的風格!」這是那時SIHH日內瓦錶展時朋友傳回的新聞稿給我的感受,除了黑色的面盤不鏽鋼鍊帶的設計外,它們還有一款是白色面盤皮帶款,二者各有其特色風格!!


 


 


 



 


 


不管是錶圈及計時按鈕的設計,都有著濃郁的賽車金屬配件特色,那個座墊型的錶殼線條,又反映出強悍的運動氣息,整只錶沒有太多餘的設計加入其中,這完完全全可以看到Mr.GIANPIERO BODINO個人的喜愛特色風(他還有設計一個品牌台灣知道的人可能不多,它就是「EWC歐洲鐘錶公司」,我想知道該品牌錶款的人,應該可以想像的到它們共通的關連性吧。)


 


 



 


自己換一條厚牛皮帶....質感還真的不賴啊 !!


 


ETA Cal.2894 ,37J 專用的計時碼錶機芯,一般人看來可能沒有什麼,但我覺得其性能的穩定性及零件汰換、維修,可以讓每一個使用者都可盡情安心的使用它,這是一個大眾普羅使用得市場定率,我再想如果換成了ETA Cal.7750得樣子會變的如何嘞?那個視覺美感肯定不對,就是要Cal.2894那個位置的計時編排,才能突顯出其斯巴達式的熱血車賽啊...


 


 


Some specifications :



- ETA 2894-2 (with 37 jewels)
movement with Dubois Depraz chrono module


- diameter is 41mm
- saphire crystal with anti relfection coating
- lug width is 22mm
- waterproof 50m
- listprice was around the same as the current automatic chronograph Dunhill Bobby Finder SP30


Solid (and heavy) brushed 316L stainless steel case and multi-link bracelet. Large case at 41 x 46mm not including lugs. Knurled bezel and pushers.

Automatic compax style highly jeweled chronograph movement with large dials and date window with outer tachymetre scale. Applied hour markers with bright luminescent markers. Great night time vision, the hands and markers take on a blue-ish cast as opposed to typical green.

Currently sized to approx. 7.25” wrist with 3 extra links. This is a big heavy watch and works well on larger wrists.


Very hard to find model with a unique style unlike anything out there. Kind of an industrial-military look with a Touch of Dunhill refinement.

If you are looking for something different in an extremely well made and finished watch… this might be it.


 



 


 


 

Ted 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DUNHILL Ltd - LONDON COLLECTION 

RPM - TACHYMETER CHRONO WATCH

 

 

Watch Designers :

Mr.GIANPIERO BODINO

1998’S PANERAI – Art Designer Director

 

從過去1930’s~ 1940’ s DUNHILL為當時的汽車所製造設計的車鐘為設計靈感來源,DUNHILL一直以來都是以英式傳統的男士用品設計製造而舉世聞名;2003’s我覺得是DUNHILL自己本身開始要改變的一個年度,過去的錶款產品可以說是經典的設計,但卻又跟不上時尚精品的潮流,所以為了改變一往消費者對該品牌的看法,重金邀請來自於義大利的的一位鐘錶設計師,說起這一位設計師台灣的愛錶人大概不知道他是何許人物,但我若是說到1998’s PANERAI回歸於歷峰集團時那精彩一戰的設計作品,大家想必就會啊,原來是他所設計的喔呵呵!!

 

 

 

 

2003’s DUNHILL 所推出的RPM- TACHYMETER CHRONO WATCH 錶款,老實說:「我喜歡那個義式大錶的風格!」這是那時SIHH日內瓦錶展時朋友傳回的新聞稿給我的感受,除了黑色的面盤不鏽鋼鍊帶的設計外,它們還有一款是白色面盤皮帶款,二者各有其特色風格!!

 

 

 

 

 

不管是錶圈及計時按鈕的設計,都有著濃郁的賽車金屬配件特色,那個座墊型的錶殼線條,又反映出強悍的運動氣息,整只錶沒有太多餘的設計加入其中,這完完全全可以看到Mr.GIANPIERO BODINO個人的喜愛特色風(他還有設計一個品牌台灣知道的人可能不多,它就是「EWC歐洲鐘錶公司」,我想知道該品牌錶款的人,應該可以想像的到它們共通的關連性吧。)

 

 

 

自己換一條厚牛皮帶....質感還真的不賴啊 !!

 

ETA Cal.2894 ,37J 專用的計時碼錶機芯,一般人看來可能沒有什麼,但我覺得其性能的穩定性及零件汰換、維修,可以讓每一個使用者都可盡情安心的使用它,這是一個大眾普羅使用得市場定率,我再想如果換成了ETA Cal.7750得樣子會變的如何嘞?那個視覺美感肯定不對,就是要Cal.2894那個位置的計時編排,才能突顯出其斯巴達式的熱血車賽啊...

 

 

Some specifications :


- ETA 2894-2 (with 37 jewels)
movement with Dubois Depraz chrono module

- diameter is 41mm
- saphire crystal with anti relfection coating
- lug width is 22mm
- waterproof 50m
- listprice was around the same as the current automatic chronograph Dunhill Bobby Finder SP30

Solid (and heavy) brushed 316L stainless steel case and multi-link bracelet. Large case at 41 x 46mm not including lugs. Knurled bezel and pushers.

Automatic compax style highly jeweled chronograph movement with large dials and date window with outer tachymetre scale. Applied hour markers with bright luminescent markers. Great night time vision, the hands and markers take on a blue-ish cast as opposed to typical green.

Currently sized to approx. 7.25” wrist with 3 extra links. This is a big heavy watch and works well on larger wrists.

Very hard to find model with a unique style unlike anything out there. Kind of an industrial-military look with a Touch of Dunhill refinement.

If you are looking for something different in an extremely well made and finished watch… this might be it.

 

 

 

 

Ted 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Rolex Oyster Perpetual B.B Ref,2940,1945's



ROLEX Collector Item….SOLD OUT....!!!


Very Great Collection..!!!

 



 


仔細觀察那古老的錶殼線條吧.....你會發現它們的魅力喔!!!!


 


 


其實經過多年的沉寂,好的錶款依舊會受到錶迷的關愛,無奈市場這幾年正興起那股大錶的洗禮,無一瑞士品牌不做這類的錶款產品;但是若是要我這一種死忠的錶癡來看,過去那40’s~ 60’ s的錶最深得吾的味口,或許這麼說很多朋友都會覺得很奇怪,現世流行的錶款那落落大方的設計,讓每一個人戴起顯得無一不閃亮啊;但總覺得少了點味道,之前也曾經買來戴過,但總又覺得不是自己吃的餐點,自己都覺得很好笑,或許只有那些「老人家」適合我這般挑剔的玩家。


 


 



 


 


仔細觀察那古老的錶殼線條,可以發現過去錶廠對於曲線是非常要求的,我喜歡那種不經意的歲月中留下來的傷痕及那因為觸摸所造成的金屬光亮的感覺,這非現今的錶款可以製造做出來的質感,磨砂與光滑共存的美感


 


 



 


 


基本上我認為Rolex Bubble Back它們首重原裝的面盤,這樣的論調我想錶友們應該都會認同我的說法吧,應該說在勞力士的產品世界裡應該都很重視這個條件吧。從40’S所存留下來至今,面盤上時刻標點螢光劑的氧化,尤顯得手工的調性(別忘了過去那面盤製作工廠是一個一個來加工點螢光劑及鑲嵌標點的… ),過去Bubble Back受到20’S Art Deco的影響,以單純的手工藝的趨向,而主張機械化的美。


 




 


Rolex Bubble Back Ref,2940,1945's Very Great Collection..!!!


This is a very neat and rare original luminous dial with its pencil hands, excellent clean case and movement, recently serviced, runs well, ready to go in any great collection


 



Rolex Bubble Back它們首重原裝的面盤


 

Ted 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Rolex Oyster Perpetual B.B Ref,2940,1945's

ROLEX Collector Item….

Very Great Collection..!!!

 

 

仔細觀察那古老的錶殼線條吧.....你會發現它們的魅力喔!!!!

 

 

其實經過多年的沉寂,好的錶款依舊會受到錶迷的關愛,無奈市場這幾年正興起那股大錶的洗禮,無一瑞士品牌不做這類的錶款產品;但是若是要我這一種死忠的錶癡來看,過去那40’s~ 60’ s的錶最深得吾的味口,或許這麼說很多朋友都會覺得很奇怪,現世流行的錶款那落落大方的設計,讓每一個人戴起顯得無一不閃亮啊;但總覺得少了點味道,之前也曾經買來戴過,但總又覺得不是自己吃的餐點,自己都覺得很好笑,或許只有那些「老人家」適合我這般挑剔的玩家。

 

 

 

 

仔細觀察那古老的錶殼線條,可以發現過去錶廠對於曲線是非常要求的,我喜歡那種不經意的歲月中留下來的傷痕及那因為觸摸所造成的金屬光亮的感覺,這非現今的錶款可以製造做出來的質感,磨砂與光滑共存的美感

 

 

 

 

基本上我認為Rolex Bubble Back它們首重原裝的面盤,這樣的論調我想錶友們應該都會認同我的說法吧,應該說在勞力士的產品世界裡應該都很重視這個條件吧。從40’S所存留下來至今,面盤上時刻標點螢光劑的氧化,尤顯得手工的調性(別忘了過去那面盤製作工廠是一個一個來加工點螢光劑及鑲嵌標點的… ),過去Bubble Back受到20’S Art Deco的影響,以單純的手工藝的趨向,而主張機械化的美。

 

 

Rolex Bubble Back Ref,2940,1945's Very Great Collection..!!!

This is a very neat and rare original luminous dial with its pencil hands, excellent clean case and movement, recently serviced, runs well, ready to go in any great collection

 

Rolex Bubble Back它們首重原裝的面盤

 

Ted 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